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现在建设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还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是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作为价值主体是指人民是价值的享用者和评价者。过去我们对后者有所忽视,未能找到一条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则将人民视为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并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一种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对社会肌体有着极大的侵蚀作用。腐败现象是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伴随的,它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因此,消除腐败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消除腐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受经济利益驱动,为追求一己私利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致使腐败现象有趋于严重和泛化的倾向,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不满。因此,反腐败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和经常之事。要有效遏制腐败,就需要弄  相似文献   
14.
全面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 ,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学习邓小平理论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包括 :实践性原则、求实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历史性原则、世界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辩证法马捷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构成中国改革开放蓝图中最浓重的一笔,而且也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熠熠生辉的生动体现。在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丰富的矛盾辩证法,矛盾辩证法是邓小平经济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有以下特点:第一,历史性的命题;第二,现代性的命题;第三,实践性的命题;第四,唯物史观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经历了充满疑虑、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学界普遍认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哲学是继承发展的关系;研究者们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及其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充分讨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尚待进一步发掘材料,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9.
析卢梭自由理念的价值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自由理念是要建立以社会公意为基础、以政治自由为目标的理想国。然而卢梭的自由理念却存在着难以处理社会公意与社会众意的关系、社会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与权力腐败的关系、自由理念与自由实践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由此使其自由理念产生了诸种价值困惑。因此 ,卢梭的自由理念最终只能停留在理想的蓝图上。  相似文献   
20.
对人的需要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的需要属性问题,学界相当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它是主观的。笔者认为,人的需要从本质上说并不属于主观性范畴,而是属于客观性范畴。首先从哲学范畴论的角度看,人的需要属于关系范畴,而关系范畴所表征的对象是不具有主观性的。其次从人的需要的规定性来看,需要属性也是客观的。再次从人的需要的实现方式和途径来看,需要也是客观的。承认人的需要属于客观范畴,肯定其状况和内容是由生产实践的水平决定的,就是坚持了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物质力量的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