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如今,代表新课程、传播新理念的教学“公开课”,总是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地展示在广大教师的面前。当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在观看、赏析后,总感觉到大多数公开课看起来顺畅、滑溜,但多“中看不中用,什么也学不来”。原因何在?请看某些公开课遵循的加法法则。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又感觉到某些新理念好像就在眼前、手中,但又距离自己那么遥远。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数学课,到底该怎样上?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与管理>2004年11期刊载的<数学期末考试改进建议>一文,对如何改进当前的考试内容与形式,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其见解符合新课标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体现上述课标新理念,我在阅读教学中,着重抓好了阅读教学的“读”、“回”、“探”、“情”、“思”等五步。下面以《林海》一课为例加以说明。第一步:突出一个“读”字,读出“美”味。“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从不让学生为“…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大家经常讨论这类问题: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节课中是讲百分数的意义重要呢?还是讲百分数如何产生重要?如何让数学教学有点“深度”,但没有增加“难度”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教师的办法,教师有情绪,教学有情绪,导致学校的一切工作便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教师的办法,教师有情绪,教学有情绪,导致学校的一切工作便陷入困境。于是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探索评价教师工作的好方法,较过去有些进步,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分论人的评价制度,决定了评价教师的制度再一次失败。  相似文献   
18.
小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在品生(社)课中,为避免“说教”式教学。我让学生把一些知识点用“小品”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小品”让教学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品德课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把知识点形象化与具体化。使学生们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得到启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教学过程好比是一个食品烹饪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每学期20节的听课,这好像是许多学校的硬性规定。但是对此听课制度进行细化与良性操作的并不太多。破解这种敷衍、被动的“走马观花”式听课,不能总是靠说教、强制等方式去让教师认真听课、评课,而应该从改革教师听课考评制度入手,使听课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20.
每学期20节的听课,这好像是许多学校的硬性规定。但是对此听课制度进行细化与良性操作的并不太多。破解这种敷衍、被动的"走马观花"式听课,不能总是靠说教、强制等方式去让教师认真听课、评课,而应该从改革教师听课考评制度入手,使听课真正有效。一、明确教师听课的意义,掌握听课艺术听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也不是把听课簿补齐,更不是为了迎接上级或学校的检查。让教师"听课",实质上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借鉴的良好时机,让教师"听"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