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文化理论   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提出了"天下太平"的观点,这是封建时代的和谐思想。金圣叹认为,在君主、官员和百姓这三个层次中,社会和谐与否的主要责任者是官员阶层,他们的德行和素质在社会和谐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士人德、才的塑造就是社会和谐的途径,而孔子的"恕"思想和《大学》的精神就是塑造理想士人的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明遗民陈忱的《水浒后传》今传两个刻本,即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通过对上海图书馆藏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进行比勘发现,他们之间最有可能是底本和改本的关系,蔡元放改后的本子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绍裕堂本稍早于蔡元放本,应该刻于乾隆九年到乾隆三十五年之间,应该是初刻本。此时,蔡元放已经在小说评点界闻名,所以,绍裕堂本的评点盗用了蔡元放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在对《水浒传》成书所进行的研究中,学者历来重视元代水浒戏的价值及其与小说的关系,而明代水浒杂剧多被忽略。明代的水浒杂剧从明初到明末历时比较长,而小说《水浒传》开始广泛流传是中叶以后的事,所以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以现存七部明代水浒杂剧的内容与小说的比较为依据,讨论明代水浒杂剧与小说的关系度。  相似文献   
14.
论古典文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流失、人格心理不健全、审美情趣日益大众化、良好道德风范日渐滑坡等。中国古典文学在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大学文化活动中引入古典文学的因素,能够有效地补充目前高校人文教育的不足,对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现状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家对小说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经历了多种变化,同时又有多种认识共存,如教化价值、博物价值、史鉴价值、消遣价值、娱乐审美价值等,有的是先后产生的,有的是同时共存、相互渗透的。但教化价值从小说诞生之日起一直贯穿小说价值观发展的始终,是我国古代小说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洪雁  高日晖 《文化学刊》2011,(3):161-165
乡土叙述是孙惠芬小说的一个基本指向,她把对乡土的热爱用故事和形象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她小说中一直关注着农民的命运和心理的变迁,并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化的进程中,处在夹缝中的农民和乡土。  相似文献   
17.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传播中,也有很多"把关人"对小说的传播进行把关,其中,以评点者及其评点行为的把关特征最为突出。评点者通过对文本的删削、润饰和阐释,按他们心中的大众规范和价值标准来处理文本,把他们认可的意义传播给大众,从而实现对小说的"把关"。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孙琳先生辑校的《水浒戏曲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由凤凰出版社刊印出版,《集成》是水浒文献整理的最新成果,更是水浒戏整理的最全面、最精良、最厚重的成果,四编五册,二百六十万字,将清前水浒戏包括残篇几乎全部收入,从此,需要这部分资料的学者,可以免除奔波之劳,搜罗之苦,给《水浒传》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尤其可贵的是,《集成》在务求全面的基础上,又做到了保持原貌与文字规范相统一,扒梳剔抉,刮垢磨光,可视为当下古籍整理的范本。《集成》的特色和成就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