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体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大纲“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要让小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的要求.那么,什么叫感悟呢?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由“感“及“悟“呢?……  相似文献   
42.
当今小学语文教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什么是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究竟应当怎样办等关键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43.
第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雄壮、豪迈的歌声在剧院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进行课前交流。点评:孙老师此举看似闲笔,其实,他充分利用了东方人长于预言性叙事的特质,充分利用了东方人事发前常有预感在心的特殊心理。例如《红楼梦》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对“十二金钗”的命运做出了暗示;也像是《水浒传》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会对全书所要描写的108位英雄好汉埋下了伏笔的做法。安排播放的《好汉歌》隐含着颇多的暗示,它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好奇,带着这…  相似文献   
44.
(接第一期)就是背诵。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比较建国以来出台的多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新大纲》是最为重视积累的一份。它不但反复强调了背诵积累的重要性 ,而且对背诵文章的质地、数量 ,甚至是篇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已故的语文大家张志功先生在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题词中说道 :“取传统启蒙教育中行之若干世纪证明它确实符合汉语文特点而富实效的精华部分为今所用 ,并结合容纳时代要求的内容 ,融为一体 ,这决非复旧 ,而是一定意义的创新 ,是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在某一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45.
语文教学的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各有各的目的,这是很清楚的。说两回事,是从各有各的目的来说的。说对等的两回事,并不等于说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这是应该明白的。"那么,阅读和写作彼此相干在何处?如果"相干",阅读和写作教学又该怎样结合呢?让我们从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说起吧。思维科学  相似文献   
46.
于永正老师通过长期、大量的语教学实践,通过认真反思、总结、升华,逐步形成了他的以主体观、素质观、创新观为主要内容的语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7.
高林生 《河北教育》2000,(10):19-20
读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功,也是吸收、内化、积累、品味语言最有效的途径。读看似简单,其实真要读好并不容易。至少要过好三“关”——一要过识字关,读得正确、连贯;二要过解词释语关,把文章读懂;三要过化言为意关,读得有感情。   一、过识字关,读得正确、连贯   识字是阅读文章的前提。学生要读一篇课文,如果还有许多生字不认识,自然谈不上读得正确、连贯。是不是认识了字就能够读得连贯呢?还不能这样讲。这里有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读书时,如果把每个字的细微末节都要辨认清楚才能读出音来,那势必会把注意力放到辨…  相似文献   
48.
一 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举手投足都有戏。他教《燕子》,一边引导着拳生读书,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学生把课文读懂了。他的“燕子展翅图”也画完了。学生们瞪大了眼,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他  相似文献   
49.
诗外的功夫     
南宋大诗人陆放翁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搞好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要钻研好教材,设计好教案之外,教外功夫又该下在什么地方呢?一、学点“亮相”的本领有人说:一堂课就好比一出戏,教师就好比是这出戏的导演兼演员。要有好的“亮相”,首先你得对自己来...  相似文献   
50.
俗话说"名正才能言顺".在谈及说明性课文背后的思维魅力前,理所当然地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说明性文章. 一般说来,文章的体裁有四类: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所谓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汉语大辞典》)也就是"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写作技巧》)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说明性文章"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只要是以"说明"或者"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都可视为说明性文章.这样的文章入选语文教材,也就是说明性的课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