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3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汉语的词从语法角度看,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词分实虚,是汉语语法学的传统分法。早在汉代就产生了虚词的概念,当时称为“词”,也叫“辞”“语辞”“语助”“语声”等,它们包括现在所说的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和一部分代词,不过当时对虚词没有明确的定义,解释也很简单,当时还没有把所有的词都分为实词和虚词。到了唐宋时期,区别实词和虚词比较严格了,因为科举考试要考诗赋文章,要写诗就要讲究声律对仗,对仗要讲词(当时称“字”)的声调和虚实,实字要和实  相似文献   
2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汉语知识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语法和修辞。在“课程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可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法、修辞知识主要是作为帮助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三”中,规定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3.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或写文章,都是以句子作为基本单位的,只有一句完整的话,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内容,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句子是由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词组)带上一定的语调(有时还要带上一定的语气词)构成的。由单个词构成的句子比较少,而且这种句子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很大,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它就不能明确的表达意思。例如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老师进来上课,值日生叫一声“起立!”在这个语言环境下,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几个人在路上走着,忽然有一个人叫一声“起立”,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