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迭出,人们因为压力而变得特别敏感,浮躁、焦虑、郁闷、倦怠、失落,成为一些人生命旅途的“常客”。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也常常受到各种复杂思想情绪的影响,把握不好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盘.  相似文献   
22.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校要生存就需要制度的约束,要发展则需要教师的开拓创新。因此,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要以教师为本,整合教师的积极力量,千方百计地在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推动力上下功夫。凝聚力凝聚力就是一个集体内部团结的力度。学校要加强凝聚力,行动上要雷厉风行,要在规划和制度上狠下功夫。一是规划。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进行规划,并将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定为全校的共同目标,让更多的人愿意为这个规划去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二是制度。制度都是刚性的,是为预防偏离既定目标而…  相似文献   
23.
古代词类观与古诗词炼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炼字,实际上就是讲究用词的艺术,即通过字的虚实死活的转化和组合,求得用字的奇险新色的修辞效果。古代词类研究中客观存在的实用主义取向,以及词类应用上表现出的虚实无定、或类或生、可死可活等灵活能动特征,显示出汉语独特的人文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4.
“V不了”的否定焦点与语法意义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可能补语“V不了”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与它的肯定形式“V得了”的相互对比分析中,探究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的。李宗江先生在《“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一文中,首次将其分为“V得了”表示“了”实现的可能性和“V得了”表示“V”实现的可能性这两类来进行研究,提出许多新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否定焦点角度单独分析“V不了”,提出了“V不了”共有三种语法意义的观点,试图把此项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下面先作简单说明。①这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我可干不了。②这又多又重的活,我可真干不了。③别太认真…  相似文献   
25.
26.
黄文龙 《辅导员》2011,(33):48-49
所谓虚拟即为不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符合一定的事实情况,有时是一个环境,也可以是一个数或是一个图形。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平均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学数学很多时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去研究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就像是楼盘都有个效果图,那就是虚拟的,但它不是凭空想象的。学数学也是这样,我们要能让孩子在虚拟与真实  相似文献   
27.
黄文龙 《辅导员》2011,(22):48-49
所谓虚拟即为不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符合一定的事实情况,有时是一个环境,也可以是一个数或是一个图形。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平均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学数学很多时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去研究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就像是楼盘都有个效果图,那就是虚拟的,但它不是凭空想象的。学数学也是这样,我们要能让孩子在虚拟与真实之间灵活穿梭、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28.
黄文龙 《今日教育》2010,(11):54-55
教师求学当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哪里找老师和用什么形式学习这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学中“没问题”,而在于他总是有“问题”,而且能够不断地使之分解消化。中小学教师耍学习新知,要应对教育教学的动态变化,要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就要直面问题,捕捉、筛选、研究和解决问题,“问题”是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0.
微博的萌芽和生长主要还是依托网络这个技术平台,因此它本身自然就有着网络传播的特征,这点不必赘述,但作为新技术,也必定带有新的特征。本文主要从手机媒介与网络融合这点来探讨,微博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这和它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