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于会茯老师从教20多年,把一个共产党员、人民教师赤诚的心都献给了她所珍爱的事业。她说:“每当我看到一批又一批学生长大成材,步入社会参加四化建设,就会感到教师工作的价值,就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光荣,这就是我当教师的真正乐趣。”硕果永远属于辛勤的耕耘者。在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82.
运用问卷星对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中医学课程的458名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中医学的基本认识、中医阅读方式、中医知识阅读情况、阅读推广现状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58份有效问卷,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医学是科学的,但对中医基本理论了解的仅为19.56%,基本是通过课堂授课和新媒体了解的;理论知识深奥难懂(90....  相似文献   
83.
比较数字阅读时代的三种终端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直观的不同,就是阅读介质的不同。传统出版物往往以纸为介质,而数字出版物绝不会以纸为介质——它往往依靠  相似文献   
84.
85.
冯惠祥  黄昕 《中国培训》2003,(11):41-41
“成分输血”本是医学概念,是指把血液中的种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缺什么成分补什么成分,缺多少补多少。近年来,我市在开展干部培训中注意克服以往培训对象“一锅煮”、培训内容“一般粗”、培训模式“一刀切”的弊端,积极尝试应用“成分输血”式培训方法,按需施培以满足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不同需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86.
笔者注意到,一些学校平常也比较注重科研工作,但课题研究最终并不一定能获得原先企盼的成果。这是为什么呢?在找原因时,笔者觉得,科研方式未能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粗放型”科研方式,是指研究者拥有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但是无人统领,抑或有人统领但又缺乏应有的力度。这样,从整体上看,研究者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87.
今天作文课上,周老师笑着捧来了一大堆东西,有烧杯、镊子、器皿,还有一团洁白柔软的棉花。拿这些东西来做什么用呢?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周老师说:“传说,要是有12岁以下的一男一女对着棉花各吹一口气,棉花就不会烧坏。”这是真是假,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周老师先让王天和祁韵佳各吹一口气。当时我心里想:一定不可能!同学们也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等待着结果。接着,周老师拿起镊子夹住棉花,把棉花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半杯水中,直到棉花浸湿后,才把棉花小心翼翼地从杯中取出,放进装有95%的酒精的烧杯中,不停地搅拌,翻滚。这是在做什么呢?不明…  相似文献   
88.
黄昕 《青海教育》2009,(5):47-47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教研兴校”是必须的。“教研兴校”的主要途径需要实践中的感悟和理论上的探讨。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9.
什么叫意识,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的机能,反映存在并且反作用于存在,如“感觉”和“觉察”。  相似文献   
90.
中国妇女信息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昕 《图书馆论坛》2002,22(2):3-6,18
妇女占中国人口的一半。在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研究并满足妇女的信息需求应为中国图书馆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本文从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妇女的信息需求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分析了妇女信息需求的特征,并指出为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