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反应报道,主要指人们对重大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变动和有关突发事件的反应的报道。反应报道,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尤其在“文革”中,成了简单的政治“传声筒”,内容无非是“公报”“文件”再版,一片欢呼声……人们十分厌弃,不屑一顺。“文革”以后,对此大大节制,也是必要的。但我们却不能由此对反应报道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有无反响,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决策是否关注,对某些突发性事件态度如何,这不仅是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所关心的,也是一个具有原则意义的问题。应该有反应的、或者明明是有反应的,报纸上却“鸦雀无声”,这岂非是公民“麻木不仁”?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82.
(一)社会新闻的含义、范围社会新闻是人人爱读,也需要人人来写的新闻。探讨一下它的含义、范围、特点等,对人们了解它、掌握它,不无裨益。什么是社会新闻?至今无公认的定义。顾名思义,讲经济新闻就是报道经济活动的新闻,尚可;倘说社会新闻就是报道社会活动的新闻,便不确切。因为报纸上的新闻,绝大多  相似文献   
83.
教育报道难搞,这是跑教育记者的普遍苦恼。确实,从报面上看,教育报道的比重很小,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反响较大的就更少。每年全国或地区评好新闻,教育报道能上榜的微乎其微,甚至空白。据说,外国报纸也有类似情况,每天出几十页、上百页的《纽约时报》、《洛杉矶报》,涉及教育的内容不过百分之一、二。香港《明报》。每天四五十个版,虽有半个版《校园》,但真正属教育新闻的也不多。这不能不与教育的特点有关。教育的“产品”是人,若与工厂生产物质产品相比:一是过程长。一个  相似文献   
84.
(一) 科技人物报道,从形式上讲大体有三种。—是结合某项科技成果写人。体裁以简短的人物消息,人物通讯居多。它的特点是简明、突出,由于依托最新的科技成就进行报道,所以新闻性强。虽然它不是全面地介绍人物,但若适当地穿插一些背景材料,亦可通过一斑而略窥全豹。它尤其有利于突破人物报道上的求大求全、论资排辈的束缚,在报纸有限的篇幅内。及时地表彰众多的先进工作者。这应着重提倡。二是对一些长期在科技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做出显著贡献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作重点报道,突出宣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这以中等或较长篇幅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居多。它是科技人物报道的重点“产  相似文献   
85.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和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在这种形势下,综合性报纸把更多的篇幅分配给了各种专业性报道,办了各种专业性的专栏、专版或专刊;各行各业的专业性报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占了全部报纸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广播台站和电视台的专业性报道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大。这种情况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理论界,要十分重视研究和改进专业性报道,不断开拓专业新闻报道的领域,努力提高专业报道的质量,以充分发挥新闻工具的职能。为此,本刊新辟“专业报道讲座”专栏,从本期起陆续发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夏鼎铭副教授撰写的文章,希读者、业余评刊员注意,并请有兴趣的同志惠寄这类作品。  相似文献   
86.
通訊的內容包罗万象,反映实际有繁有簡,有实有虚,人景事物齐备;在表現这些丰富多彩的內容时,写作手法也是繁复多变的:这就使得通訊可能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里,准备探討以下几个問題:构成通訊不同形式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它們怎样随着不同的写作手法(表现方法)而变化?各种写作手法的特点、长处、适应性、局限性如何?了解了这些,并且  相似文献   
87.
新闻体裁,就是新闻报道的各种形式.初搞报道工作的同志常有这样的要求:希望能详细介绍新闻报道到底有多少种样式,各种样式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每种样式具体怎么写,等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大体了解一下各种新闻形式的特点、写法,也是必要的.可是,有的同志想得比较简单,以为只要知道十个、二十个"模式",到时"对号入座",便能一举解决新闻写作问题,这就不切实际了.由此,我们认为,对新闻体裁的形成、变化、差别等问题,应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这样,在写作时既不会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也更能灵活掌握,为我所用,并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88.
论“灌输”     
灌输,现在成了一个贬义词,在宣传工作中被许多人批评、否定。批评的意见大体有以下几说:灌输,使传者、受众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传者似乎总是真理在手,居高临下,教育别人。受众则是受教育、被改造的对象,只能洗耳恭听,全盘接受。如有怀疑、异议,就免不了被认为是反对真理,遭到批判。灌输的结果是培养盲从、奴性。灌输搞的是单向传播,不重视、以至不允许有反馈。因而不需要了解实际、了解受众,不需要考虑时间、地点、条件,照搬本本,唯书唯上,不提  相似文献   
89.
什么是报纸的监督作用? 报纸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它经常不断地将客观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将人们对客观实际的各种看法反映出来,由此而形成对某个问题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的社会舆论,这种舆论所给予人们的影响或制约,便是报纸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0.
随着媒介技术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时间”的主导性开始逐步显现。对此,媒介环境学派从技术物质性出发,提出媒介技术造成了对当下的执着和时间视野的塌陷,推动了时间延续性的毁灭与西方文明的危机。而机械钟表的发明产生了可被切分与割裂的抽象时间,并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型变出曝光时间、点状时间、无时间之时间等新型时间形态。在此背景下,媒介信息的因果链接被切断,社会同步性韵律被打破,受众的公共性反思与社会行动能力逐渐丧失。不仅如此,由媒介技术所驱动的时间加速则形成了阅听者去空间化的、去历史性的、去时间化的现实体验,造成了生命体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与异化。回溯与剖析历史脉络中时间形态与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对于探究数字时代下的媒介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