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龙宝新 《现代教学》2011,(11):79-79
教师技能是一种复杂的工作技能,是在某种情境下运用某种行动与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智慧性品性。教师技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的教学只有建立于优质教师技能范例之上,并融入到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智慧之中才有可能,可以说每一个典型教学范例就是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策略的具体结合方式的完美体现。中小学名师的教学视频是开展教师技能教学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2.
幸福是人生活的主题,是"好"生活的主旋律.对热爱生活者来说,幸福就是一种机缘,是对他们执著生活态度、卓越品性的一种奖赏.为了幸福的教育原理就是将学生导入幸福之"道",进而让他们自由地走出自己的幸福之"路".教育必须诉诸于对学生需要、理想的引导,关怀、体悟能力的培育,关涉幸福之品性的砥砺以及鼓舞学生去创造生活等行动来努力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幸福之教是可为性与不可为性、直接之教与间接之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3.
如何看待教学活动性质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议题.迄今为止,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谓众所纷纭,言者言殊,不一而足,似乎对问题的探讨已经很全面了.其实不然,目前对教学活动性质的探讨大多仍然停留在本体论式的框架之内,因而忽视了教学活动建构性和发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4.
育人是当代学校课程改革的灵魂,《意见》的精髓就是要用立德树人的主旨来为现代学校课程“还魂”,以此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系统化改革.本次新课程改革蓝图的显著特点体现在”三新”上,即课程与育人关系的新思维、课程功能的新定位与综合育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5.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是基石,应该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做强基础教育具有递进式意义构成逻辑,依次是“基础教育强”的本意蕴含、“基础教育实力较强国家”的功能蕴含与“如何更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蕴含。做强我国基础教育,需要内向激发“教育之力”,定向夯实“教育之强”,有效提升教育的“世界之位”。面向未来,我国要循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本性、逻辑、轨道去做强基础教育,具体行动路径是:推进基础教育自我革命,凸显基础教育中国元素,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6.
龙宝新 《中国教师》2009,(1):7-10,15
教师不是"当"上的而是"做"出来的,"做"教师是教育行动与价值导引相耦合的过程。价值属性是教师工作的自然属性,教师工作的精神引擎是其所面临的一系列价值困惑。在工作中,教师面临的主要价值困惑是自主与他主、生活与事业、继承与创新间的矛盾。创生价值智慧,学会对教师价值进行转化、缓冲、取舍、排序、创造,是教师的价值世界走向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7.
事件是由事端、事态、情节和事实构成的有机体。道德事件是道德赖以运转的原初载体与存在场域,是道德知识赖以存活的原生态。在知性德育思维中,规范与价值的冲突、做人与做事的分离遮蔽了学校德育的本性。在事件的视野中,儿童德育的本质是事中成人,儿童德育的方式是以事育德,德育的使命是生成儿童应对道德事件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18.
教师象征文化是符号的世界,它通过"暗示"、意指的方式推动着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象征文化的生成以教师两个身体世界——生理身体与文化身体的分离为基础,教育话语的注入和权力的隐形编排是其关节点。教师象征文化的运作由编码与解码两个环节构成,物理性教育生活空间配置、教师身体的定位与空间重置、教育仪式的借用、教师身体的装裱是变革教师象征文化的常用策略与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9.
2019年,深圳中学教师招聘中出现的“豪华现象”值得教师教育行业反省,其内蕴的合理性是:高中学段对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要求较高,优秀教师的核心知识构成——PCK具有实践合成性,人生早期习得的职业性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成长的轨迹,因此,名校非师范毕业生也可能成为高中教学名师。该现象对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是:必须科学处理四对关系,即学科与教育、职前与职后、学段差异与共性素养、人格测试与考试成绩间的关系,方能持续生存发展。展望未来,师范教育应该坚持“学科+教育”“学科+项目”的教师培养模式,坚守综合化、高端化的办学理念,以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0.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教师教育改革重要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再度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自1999年启动至今,中国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已进行20年.虽然开放化、高规格、混合型教师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但综合化内涵建设仍步履蹒跚.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塑综合化内涵,研制综合化指数,导航教师教育事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优质综合化之路,其时代意义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