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教育   6305篇
科学研究   95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67篇
综合类   57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755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且交流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积极开展与新时代背景下相适应、与新媒体时代相衔接、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协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意识形态上的掌舵人.因此,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实际,阐述了图书馆多媒体视听阅览室碟片查询、收费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BBS技术建立图书馆馆员论坛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BBS技术建立图书馆馆员论坛的目的.阐明了论坛有关栏目的设置选取和使用情况,并结合实践,着重探讨了馆员利用BBS交流的这种方式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及其带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信息网络技术及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南 《图书馆论坛》2006,26(4):100-102
文章提出了利用Squid反向代理和Linux的策略路由技术(PRB),来实现图书馆网页发布和员工多出口上网这一系统解决方案,以便加快网络访问速度,提高内网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安全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邓少雯 《图书馆论坛》2004,24(4):106-108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影响数字图书馆安全的因素,提出了保护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信息检索智能服务与教学系统的意义、功能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依据阅读治疗的原理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的意义,并对其阅读治疗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数字信息等现代技术的推动支撑下,媒体进入“微时代”.微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与获取信息的习惯,构建了更加多样、快捷、广泛的渠道体系.针对于微媒体时代的特点,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尝试进行融合应用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分析讨论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着重从生态主义的视角论述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和实现社会公正,实现政治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这一切都必须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审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Earth''s known supercontinents are believed to have formed in vastly different ways, with two endmembers being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The former involves the closure of the internal oceans formed during the break-up of the previous supercontinent, whereas the latter involves the closure of the previous external superocean.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at caused such diverging behavior of supercontinent cycles that involved first-order interaction between subducting tectonic plates and the mantle. Here we address this question through 4D geodynamic modeling using realistic tectonic set-up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assembly path of a supercontinent. We found that high oceanic lithospheric strength leads to introversion assembly, whereas lower strength leads to extroversion assembly. A theoretically estimated reduction in oceanic crustal thickness, and thus its strength, during Earth''s secular cooling indicates that introversion was only possible for the Precambrian time when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was stronger, thus predicting the assembling of the next supercontinent Amasia through the closure of the Pacific Ocean instead of the Indian-Atlantic oceans. Our work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ecular evolution of plate tectonics and geodynamics as the Earth coo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