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1408篇
科学研究   458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8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designers is crucial in the field of design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vices versus those of expert design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studies exploring the issue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cesses in the actual workplace are not well developed. Our study addresses the topic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long with flexible design.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interviewees with different work experience were analysed by open, axial and selective coding. Herein, we argue that the processes by which a designer transforms from a novice into an expert in the industry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everal complicated factors. The re‐learning inherent in design professions is implemented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 gained from participation in design project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acit knowledge. Also, the novice's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yiel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that companies and firms require of designers; this process involves a series of disciplinary sub‐processes, from destructive to reconstructive, implemented by employers. In these sub‐processes, the subjectivity of designers is neglected, leading to the suppression of imaginative expression and feelings of alienation among these workers.  相似文献   
82.
涉农工程类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探索了以夯实基础、精准铺垫、需求导向、立体资助为主体的育人体系,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向精准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3.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2019,41(10):1791-1800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 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 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4.
竞争情报赋能战略决策具有科学性,据此,从非财务因素视角探索研究地方企业深度价值评估方法.以A省企业科研项目承担及执行情况相关数据为依托,从经费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产学研合作强度、抗风险能力及承担项目平均达标率等6个维度构建地方企业深度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计算各指标值的有关数据具体处理方式方法和具体计算方法,实现具有较高潜在价值、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识别,为地方遴选优质企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5.
传统的B/S架构的系统,比较依赖服务端的技术,客户端仅仅是孤立地使用一些脚本.文章介绍在B/S考试系统自动评分模块开发过程中,跟踪主流技术,对不断发展的客户端框架技术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应用,包括JavaScript,JQuery,自设计的AjaxCallBack组件以及JSON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减轻了系统传输的数据冗余.  相似文献   
86.
投资并购海外矿产资源,建立海外资源战略基地,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阐述了海外并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了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并对中国钢铁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策略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建设一流实验队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队伍作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因素,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建设一流实验室的重要保证.从4个方面分析、讨论了目前高校实验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从"转变观念"、"优化结构"、"完善体制"、"加强培训"等几方面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的改革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88.
大学优势及特色学科成长模式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重大科研项目的承接者,是创新型成果的生产者,是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是学校地位、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它们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充足的办学经费、优越的办学环境、卓越的管理水平,而更主要的是它们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如牛津大学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89.
This research explored how between-group collaboration enhanced the co-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task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s. The findings of 2 case studies, one that focused on between-group mentoring and one that focused on between-group project review, revealed that both strategies were perceived favorably by the students and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kills, the knowledge revealed through their online dialogue, and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of all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less effective groups.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among students in a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