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教育   1895篇
科学研究   768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19篇
综合类   17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3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应涵盖的功能,并结合B/S和C/S两种系统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时对系统结构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伪馆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中国图书馆事业进入百年的时候,我们都期望着图书馆事业走着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遵循阮氏五定律,是健康发展的保障。图书馆员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对“伪馆藏”说不。本文列举了“伪馆藏”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就如何解决“伪馆藏”提出了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33.
馆藏评价与新时期馆藏建设工作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评价方法及采选原则入手,探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加强馆藏资源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4.
论文通过分析厦门地区公共儿童图书馆的现状,指出公共儿童图书馆存在布局不合理、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无法可依、馆藏总量不足、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5.
在深入分析当今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趋势,以及在现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和研究应用的基础上。把智能Agent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的个性化服务上,探讨了新的系统机构模型和编程模式。并对个性化检索、用户兴趣特征学习和检索信息过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集中论述Agent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个性化主动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36.
马费成  杜佳 《情报学报》2004,23(3):347-351
本文针对中国信息法规建设存在的不足 (由“中国信息法规数据库”实证分析结果 ) ,给予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7.
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扩大了其研究对象,深化了其研究内容。这对于认识图书馆学“公益性”和“经济性”的不同见解是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38.
论文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收费状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费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是借助信息融合的理念和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信息等进行综合处理与协同利用,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层面的关联和知识层面的重构,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档案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过程.论文构建了由一个目标、两种资源、三个模块、四个环节构成的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框架,并从多源信息获取、信息综合处理、信息融合和档案知识服务方面,探讨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40.
台湾电影中的"外籍劳工"形象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开始变得丰富立体,这些角色走入观众视线,彰显出台湾社会内部的"外籍移动工人"问题。电影企图将社会问题巧妙转换为某种故事,甚至成为探讨社会消费的对象。本文以近年来台湾电影中出现的"外籍劳工"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移动工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