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教育   2404篇
科学研究   937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7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sensors show great promise in monitoring fast-rotating or moving machinery i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and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torque, pressure, and strain because of their passive and wireless capability.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W sensors in a metal environment and rotating structures, both of which are common in machine tools. Simul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al using CST software 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ith an SAW temperature sensor in real environment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ncluding antenna angles, orientations, rotation speeds, and a metallic plate, along with the interrogator antenna–SAW sensor antenna separation distance. Ou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sensor’s optimal placement i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in order to maintain system measur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s the first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W sensor used i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this study aims to guide users of SAW sensor applications and encourage mo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wireless passive SAW sensors in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42.
低值耐耗品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实验室低值耐耗品的管理现状,指出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必须规范实验室低值耐耗品管理,并详细介绍了该校“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实验室对低值耐耗品管理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3.
基于网络的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作问题解决学习(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 Learning,即CPSL)作为一类新型学习方式,国内外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将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很少。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协作问题解决学习的内涵谈起,着重论述了协作问题解决学习的本质特征、环境设置,进而建构基于网络的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模式。在分析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模式实施的原则及开展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944.
结合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搞好实践教学,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办好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5.
Clustering-based selective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is becoming a hot spot in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 recently. Many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simply combining the output of many neural networks can generate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than that of any of the individual networks. Most previous work either focused on how to combine the output of multiple trained networks or how to directly design a good set of neural network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work showed that a good ensemble is one wh…  相似文献   
946.
校长培训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校长培训更有成效,需要重视校长培训的研究、校长培训基地的合理布局,并应加强对校长领导变革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47.
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历史时期 ,大学德育具有不同的实施模式与方法。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深入 ,实行完全学分制已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完全学分制具有不同于传统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显著特点 ,它的实行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也将对高校管理 ,尤其是高校的德育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48.
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分离可通过交互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然而交互的发生和完成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本文首先对交互的定义、要素及其主客体进行论述,通过对交互环境的分析,探讨影响交互环境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9.
本文针对当前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 ,扼要说明我国特有树种银杏的叶片能有效防治这一疾病的机制和方法。如能充分利用我国的这一资源优势 ,做到以防为主 ,不仅可迅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而且有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 ,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950.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基于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涵,着重从公共治理及公民个体层面分析了公共治理的价值诉求——公民参与,即从公共治理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有助于公共治理目标的实现;从公民个体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的基本保障,有助于提升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公民自身利益的实现。进而提出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构建公共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