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教育   10476篇
科学研究   157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398篇
综合类   12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541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286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187篇
  2008年   1149篇
  2007年   1171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人为本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以人为本,努力搞好人力资源建设,建立特色馆藏,做好服务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2.
版本学浅说     
阐述了版本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概述了古籍善本的划分标准与历代版刻的基本特征和鉴定版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4.
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峻 《编辑学报》2018,30(6):655-657
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培养问题是科技期刊编辑界关注的热点。结合新时代要求,对青年编辑应当具备的时代风貌进行探讨。认为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即坚定信心、胸怀匠心、不忘初心,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75.
高虹  吴玲  许宇鹏 《编辑学报》2018,30(5):463-467
期刊集群是国际期刊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提升我国期刊整体水平的正确方向,理解和把握期刊集群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是做好期刊集群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基于共词分析法,研究我国期刊集群领域学术论文的整体概况、高频  相似文献   
76.
基于语料和数据驱动的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探讨了该体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依托,运作模式及其在践行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77.
共生图形的类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图形在视觉上具有趣味性和巧妙性,可以取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画面效果,因此共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备受青睐,很多创意设计作品都是通过共生图形的配合运用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8.
79.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冲突,高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沙盘模拟教学中营造挫折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团队合作、坦然面对失败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创新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Huan Xiong 《Sport in Society》2019,22(8):1415-1432
Abstract

By applying feminist geographical theorie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article reveals Chinese women’s exercise experiences in urban spaces and discusses how women,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in neighbourhoods, public places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 constructed social spaces of their ow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exercise spaces are potentially sites for women’s health, well-being, social networking and collective empowerment. They challenge traditional gendered urban spaces by deconstructing the dual structure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inducing women to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edge’ to the ‘centre’. Though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women’s physical activities reflect the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women’s spatialities, they also imply the continuous social powers on women in exercise fields, where gendered disparities and class stratification may be sus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