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1766篇
科学研究   69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16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3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高速局域网、光纤网络、情报信息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的压缩技术。  相似文献   
992.
993.
文章介绍了运动员在散手比赛和训练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学基础即距离感、时间感、运动知觉、注意与反应。用新的观点分析了其在散手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特殊心理训练手段,从而为目前的高水平散手比赛提供心理学上的训练信息。  相似文献   
994.
武术套路属于美类的一个大项,其审美价值体现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美进行分析,以达到不断完善竞技武术套路美学方面的研究,使武术审美观念与时俱进,从而指导教学训练、体育欣赏、编排和比赛,能动地作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995.
从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 ,对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散打“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与实施进行分析 ,指出教学改革首先要规范教材 ,并且改进散打单一项目领域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在散打科研的教学中 ,加强武术散打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方向 ,以达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浅谈柔性管理在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即人们共同具有的一般属性,它是以人的生存为基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特征。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997.
执行力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管理热点问题。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执行力进行辨析,阐明什么是执行力?论述为什么执行力是组织成长的关键,比较我们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执行力的观念方面有些什么不足,并说明造成组织执行力不佳的常见原因,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在我们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怎样解决提高组织执行力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项目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现场观察统计等方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项目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规则实施以来,吊环成套动作中力量静止动作比例上升;成套动作中5种动作结构组齐全,动作完成、连接形式呈多样化。其中,环绳交叉类动作已从比赛中消失;成套动作总体难度上升,动作技术及其连接继续向高难方向发展;D组以上高难力量静止动作及其直接连接已成为吊环成套难度发展的主流;动作完成的质量、规格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99.
武术是民族审美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的美学特征,是以内在精神气质美为基础,以外在的技艺美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内外结合、形神兼备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00.
发轫于秦汉的边塞诗,在盛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出现,“边塞诗”派得以确立,并有若干佳作名篇拱卫。因其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显著,故宋明清以来,代不乏人。当代军旅诗歌亦受其影响,为其它诗派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