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性,探讨了烷基萘的折学指数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既能合理表征烷基萘的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折光指数的定量关系式。对60种烷基萘(C10-C22)的计算结果表明,烷基萘折光指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绝对误差0.0043,平均相对误差0.27%。  相似文献   
72.
王克强 《科研管理》1999,20(5):51-55
知识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这是理解高科技知识报酬递增与递减特点的基础.高科技知识的报酬递增与递减都有可能,这是由高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的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有限性和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高科技知识创新存在一个阈值,每次高科技知识大的突破,都是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的发展周期有比前一个周期更高的阈值.要使高科技知识在整个发展过程保持持续报酬递增,必须加速创新和整合,使之在未到达报酬递减前就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递增阶段: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创新的报酬保持持续递增是有可能的,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3.
知识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这是理解高科技知识报酬递增与递减特点的基础。高科技知识的报酬递增与递减都有可能,这是由高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的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有限性和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高科技知识创新存在一个阈值,每次高科技知识大的突破,都是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的发展周期有比前一个周期更高的阈值。要使高科技知识在整个发展过程保持持续报酬递增,必须加速创新和整合,使之在未到达报酬递减前就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递增阶段: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创新的报酬保持持续递增是有可能的,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4.
根据分子中基团之间的连接性,提出一种计算有机化合物加和型性能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将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考虑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基团间的连接性(化学键),同时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应用基团键贡献法对烷烃、脂肪醇和硫醇摩尔折射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十分接近实验值,与现有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5.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发和分子性能的结构基础,探讨了烯烃的密度与折光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烯烃的密度与折光指数的平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发展了一种密度和折光指数的相互预测方法(用折光指数预测密度或根据密度预测折光指数).对203种烯烃的计算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对密度和折光指数和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43%和0.15%.  相似文献   
76.
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双原子分子的键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双原子分子的键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直接根据原子结构预测双原子分子键长的方法.结构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0058nm.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武术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以及武术文化传承对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认为高校武术文化传承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提出了以武术文化传承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图学教育的新思维既全程教育思想,建立了相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图学课程三阶段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通过专业主线将图学教育贯穿在四年教学之中,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9.
Yang  Yiying  Sun  Qingqing  Liu  Yang  Yin  Hanzhi  Yang  Wenping  Wang  Yang  Liu  Ying  Li  Yuxian  Pang  Shen  Liu  Wenxi  Zhang  Qian  Yuan  Fang  Qiu  Shiwen  Li  Jiong  Wang  Xuefeng  Fan  Keqiang  Wang  Weishan  Li  Zilong  Yin  Shouli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2021,22(5):383-396
Streptomyces produces many valuable and important biomolecules with clin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and highly efficient gene editing tools for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Streptomyces is highly desirable.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screening system for targeted gene knockout using a uracil auxotrophic host(Δpyr F) resistant to the highly toxic uracil analog of 5-fluoroorotic acid(5-FOA) converted by Pyr F, and a non-replicative vector p KC1132-pyr F carrying the complemented pyr F gene coding for orotidine-5'-phosphate decarboxylase. The pyr F gene acts as a positive selection and counterselection marker for recombinants during genetic modifications. Single-crossover homologous integration mutants were selected on minimal medium without uracil by reintroducing pyr F along with p KC1132-pyr F into the genome of the mutant Δpyr F at the targeted locus. Double-crossover recombinants were generated, from which the pyr F gene, plasmid backbone, and targeted gene were excised through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exchange. These recombinants were rapidly screened by the counterselection agent, 5-FOA. We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 of using this pyr F-based screening system through deleting the otc R gene, which encodes the cluster-situated regulator that directly activates oxytetracycline biosynthesis in Streptomyces rimosus M4018. This system provides a new genetic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eptomyces species.  相似文献   
80.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拓扑方法探讨了直链1-溴烷烃的密度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合理表征直链1-溴烷烃结构与密度的关系,而且能够预测密度。结果表明,密度预测值都很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0.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