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72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教育   26881篇
科学研究   9193篇
各国文化   240篇
体育   3533篇
综合类   2825篇
文化理论   117篇
信息传播   71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13篇
  2021年   1312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1650篇
  2014年   2557篇
  2013年   3383篇
  2012年   3724篇
  2011年   3960篇
  2010年   3691篇
  2009年   3236篇
  2008年   3234篇
  2007年   3533篇
  2006年   3468篇
  2005年   2865篇
  2004年   1567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1413篇
  2001年   1233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758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工况将不同的设备组合成不同的工作流程,以集散控制技术为基础,应用PLC网络实现了对输煤设备的现场控制、电控室控制和中控室控制。并以FIX软件为工具,通过定义PLC的I/O端口映射表方法,以时间、事件、故障为触发手段,设计了实时监控软件,并实现了输煤量与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方向性、科学性、技术性、实效性、指导性和现实性六个方面对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属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3.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64.
周曙  刘智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01-101,105
通过问卷对湖北省几所中学的在校生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学生对待体育教育的有关意见,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5.
本文主要针对CCT中的C语言部分,在复习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以讲、例结合的方式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6.
从评估看发展-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评估工作的情况及获得的数据与1995年图书馆自动化工作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与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的明确、设施和条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7.
笔者从入世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人的影响分析入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8.
详细阐述了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及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刘钰  肖宁宁 《冰雪运动》2002,(2):28-28,34
通过对2001年世锦赛男子单人滑比赛我国选手和国外选手的比较,剖析体能对艺术表演效果的影响,旨在有效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演能力,全面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70.
非学记叙体在承载人类明的诸种字媒介中,自有其独到而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故阅读这一类体也并非一望而知,无需方法的。要正确地理解和阅读非学记叙,必须建构正确的“阅读模式”。正确的“阅读模式”的建立,应在了解记叙体总体特征的同时,着力把握非学记叙在内容、形式上的特殊性,即:朴素的记叙性,严格的纪实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并针对这种特殊性,采取“理智性”、“汲取性”的阅读方式——以汲取章思想内容为要旨,达到求知益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