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8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教育   13391篇
科学研究   1981篇
各国文化   242篇
体育   232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82篇
信息传播   183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824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28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238篇
  1984年   226篇
  1983年   232篇
  1982年   212篇
  1981年   174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208篇
  1978年   165篇
  1977年   155篇
  1976年   156篇
  1975年   129篇
  1974年   130篇
  1973年   131篇
  1971年   10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运动与血睾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睾酮作为雄性激素的代表,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血睾酮的生理特点、作用、以及运动对血睾酮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促进国内体育科学工作者对血睾酮有更深的理解、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2.
论奥运项目的市场体系及产品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完善奥运项目市场体系和把握其产品特性是进行市场开发的基础.对奥运项目市场进行规范的划分和对其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33.
健美操运动中造型美、节奏美、气质美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健美操运动中优美动作之造型美,节拍鲜明之节奏美,内外合一之气质美的艺术特征。健美操运动中造型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创造性、生动可视性和形象具体性;节奏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的创造性、创造的动态性、时间的片断性、动作的对称性、节拍的变化性;气质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34.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成教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成教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人格特征。由于成教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困惑,学校加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5.
运用调查、实验等方法,经过研究表明,在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的教学中,运用动作小组合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加突出,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动作、提高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小组合教学法具有明显的高效性和适用性,适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6.
文科与理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文理科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元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这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运动实践与体育文化知识融合,改革成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37.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特征及规律,为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加快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The paper discusses elements of the findings of 'Iceberg', a doctoral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ddressing many issues of child bereavement through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nearly one hundred individuals who had either experienced the death of a parent when they were at school, or were the surviving parent of such a child. The research revealed issues of lack of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for children after a parental death. Forty-seven per cent of those in the study attended the funeral of their parent. 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of children and attendance at the funeral. Of the fifty-three per cent of children not attending, twenty-four per cent of them were forbidden to attend, whilst eleven per cent of them were distracted from attending the funeral, such as being sent to school or a neighbours and being unaware that it was taking place. None of the children attending the funeral reported any negative experiences, and two thirds of them reported it as a positive or helpful event. In contrast, over three-quarters of those not attending later wished that they had. Over a third had feelings of regret, others feeling that they had been excluded from the family at the time of the death, and felt anger, hurt, and frustration.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best strategy is to give children informed choice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attend. If children do attend a negative outcome seems unlikely, but it would be prudent to prepare them as to what to expect at the ceremony.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