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教育   5715篇
科学研究   720篇
体育   576篇
综合类   457篇
信息传播   2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本身就具有时代化的特质;系统物质世界是差异协同的世界,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借助于人的本质属性及其多样化需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2.
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与调查法,对西祠讨论版上的一个班级社区进行研究.通过成员交互参与程度、交互质量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意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虚拟学生社区中知识共享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活动理论与Web2.0技术是设计网络学习平台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从本质上看,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活动理论的系统要素与Web2.0的特点,设计和开发了一个适用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网络平台。分析了活动理论与Web2.0在平台中的应用,并针对平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4.
模糊区间值与区间值模糊集的重于关系概念被考虑,这种关系是模糊点与模糊集的重于关系的推广.利用这种新的思想,引入了Q-代数的区间值(∈,∈∨q)-模糊子代数和区间值(∈,∈∨q-)-模糊子代数的概念,推广了Q-代数的模糊子代数,并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质.特别地,界限模糊子群之概念被扩展到Q-代数的界限区间值模糊子代数的概念上来.  相似文献   
125.
《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名篇,为多家古汉语教材所收录。然而,对于文中“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和“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两句的释义问题,一般教材的处理都难以差强人意。由古汉语的句法特点人手,并参照所涉词语的音义,对句中“固”、“为”二词的意义进行重新审视,指出“固”并非“巩固”,而应读为“祜”,属用字的假借;“为”则与“作”无关,应理解为“赐予、给予”。  相似文献   
126.
以能斯特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不对称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完全的判别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该类反应进行完全的相关因素.对于给定的反应,主要受条件电动势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对主体物质微粒数减少的反应,宜在较高浓度下进行;反之,则宜在较低浓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7.
自然数幂和通项公式证明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自然数幂和问题,利用多项式和矩阵理论,得到了一种计算自然数幂和通项公式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此方法的优点是将自然数幂和问题转换为了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更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128.
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撰有《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二书,此二书为姊妹篇。《輶轩语》重在讲读书治学之方法,《书目答问》则重在讲治学之门径。《书目答问》的问世,为我国目录著作开了一新领域,时至今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对我们如何选择中国的古籍,研究图书的目录和学术渊源,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9.
冯契“化理论为方法”基本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理论为方法"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的、与"化理论为德性"并列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哲学和一切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是理论的基本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哲学和一切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必要步骤和环节而实现理论向方法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0.
职业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职业教育,则是近代大机器生产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职业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并用不同的名称表述,赋予不同的功能。"五四"时期职业教育的多元共生,反映出对职业教育概念、功能的不同认识,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跨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