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教育   3499篇
科学研究   462篇
体育   351篇
综合类   297篇
信息传播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主要从应用的角度对如何实施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作用、实行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章没有过多的涉及理论问题,希望以此促进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而后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82.
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从教能力的认识、态度和掌握程度等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音乐从教能力虽有认识但不深、虽有重视但却很不够,显示了学生音乐从教能力总体水平不够高,结构较单一等问题,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考核形式等等一系列有效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从教能力。  相似文献   
83.
法律必须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无效婚姻制度实效性的要求。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在内容、财产处理、子女权益以及宣告无效制度等很多方面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但在婚姻无效的溯及力、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子女权益的保护等问题上,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程度还远远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使法律的人文精神得以更好地彰显。  相似文献   
84.
关于开展南岭民族研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相并称的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的聚居区.这里族群构成复杂,文化积淀深厚,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展南岭民族研究的新领域,促进南岭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复兴,以"边缘活力"展示南岭民族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为构筑涵盖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史观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8月8日~11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主办,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承办。归纳起来,本次年会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当前报告文学创作现状的分析;二是对于创建报告文学独立的话语方式及理论体系的思考;三是关于报告文学边缘化与中心化问题的论争;四是对于报告文学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责任承担的期待。  相似文献   
86.
讨论了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同胚,根据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输电阻塞管理原则,建立了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算出了各模型对应的配电方案。最后。利用计算机模拟求得在不致引起输电阻塞时最大的市场负荷需求为983.2MW,在不致引起拉闸限电时最大的市场负荷需求为1094.6MW,并对模型的具体算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体体现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强不息的精神;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等五方面,而每一方面都体现了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88.
自泰勒时代,理论运动发展至今,教育管理理论科学观一直处于“涨落”的状态,科学观决定了在教育管理中研究领域的范围,并影响了研究范式的采用。走出当代教育管理领域理论范式之争的混乱局面应当从转变科学观开始。  相似文献   
89.
阐述英语中的矛盾辞格存在的逻辑基础,分析该辞格的形式结构,并讨论其具有的独特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0.
课程改革必须以教育为本,充分体现教育的内涵,发挥教育的功能,实现教育的价值。中专课程改革必须更新观念:不能以职业培训为本;不能立足于一次性就业教育;要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