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教育   6218篇
科学研究   941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583篇
综合类   180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104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722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63篇
  1978年   82篇
  1977年   63篇
  1976年   53篇
  1975年   53篇
  1973年   47篇
  1970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The issue of format duplication in academic library collections is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and perplexing in an environment of static or dwindling resources, soaring user expectations, dynamic access models, and inconsistent and changing publisher and vendor pricing structures. The problem is further complicated for libraries serving a university with multiple campus locations. This paper surveys recent investigative projects and highlights the work of a Duplicate Formats Task Force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harged with determining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format duplication at that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42.
43.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方法与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回顾了传媒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议题。传媒经济学是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的应用性学科,它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西方传媒经济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活跃的和跨学科研究领域。文章认为,西方传媒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例包括理论型、应用型和批评型范例;其研究方法可分为行业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和影响力研究。在介绍西方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同时,本文还简要回顾了传媒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44.
45.
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是借助信息融合的理念和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信息等进行综合处理与协同利用,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层面的关联和知识层面的重构,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档案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过程.论文构建了由一个目标、两种资源、三个模块、四个环节构成的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框架,并从多源信息获取、信息综合处理、信息融合和档案知识服务方面,探讨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46.
This paper adopts the academic tool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new visual tur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ropaganda work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hen Xi Jinping was inaugurated as the leader of Chinese Communists.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new visual means the Party uses for photojournalism, TV news, animated cartoons and online promotional videos points to three development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discursive strategies: a full embrace of Confucian ethics, articulation of the Internet-based popular culture and subcultures, and an effort to fortify Xi’s personal authority as a political idol.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new visual turn’ of CPC propaganda after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suggests that the Communist discourse has evolved to a new stage where sophisticated manipulation of sleek technological tools substantiates a rigorous, dynamic CPC discursive system more at ease with itself and more powerful than ever in shaping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相似文献   
47.
[目的/意义] 探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策略,回答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什么样式,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策略,解决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一些模糊不清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拓宽视野。[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梳理和分析图书馆发展历程,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误区,提出建设策略。[结果/结论] 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五大策略,即整体的目标分析与设计;从数据到大数据;多元数据的融合;协调合作与分步落地;创新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48.
期刊评价中文献老化理论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探究生存分析法在学术期刊评价上的应用,在理论上 克服了因领域差异导致的壁垒,并选取CSTPCD中30家中文物理学科期刊作为样本数据集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论文 被引时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理学科文献老化规律,并选取样本期刊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期刊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朱强  陶华  常宗强 《出版科学》2018,(1):106-109
为了研究科研成果高水平论文产出状况,了解中日印韩四国近五年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Science,CNS)论文产出以及国际地位变化,利用Web of Science统计2011—2015年中日印韩在CNS论文产出情况和国际地位变化.研究发现:我国与日本并驾齐驱,并大有赶超日本的趋势,二者约占四国论文总数的80%;印度和韩国仅占20%.国际排名则中日较为靠前,期间中国增长最为迅速,印度和韩国保持相对稳定,日本增长最低.我国2011—2015年CNS论文产出增长势头明显,相关系数呈正相关,并在2015年全面超越日本并进一步拉开差距,在四国当中首屈一指,但以后可能进入一种新常态模式,为此提出两点建议期望能保持高质量论文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0.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16 election of President Trump, a veritable cottage industry of opinion pieces, blogs, and articles emerged overnight, most of which seemed to agree that only the post-truth could explain how a racist, misogynistic, neo-nationalist member of the economic elite could w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article, in contrast, is inspired by Barbara Christian’s injunction that we question why a given statement, concept, or theory is now acceptable when before it was not. Operating in this spirit, we critique post-truth critics for neglecting the material tradition of ideological criticism in favor of epistemo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post-truth literature; we then offer two case studies—American drug policy and housing policy—to illustrate the racial amnesia required for claiming that only now do we live in a post-truth 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