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教育   6204篇
科学研究   1276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857篇
综合类   79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6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For the realtime classification of moving vehicles in the multi-lane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a length-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o extract the moving regions of interest, the difference image between the updated background and current frame is obtained by using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then an edge-based shadow removal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Moreover, a thresholding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the region detection of moving vehicle based on location search is developed. At the estimation stage, a registration line is set up in the detection area, then the vehicle length is estimated with the horizontal projection technique as soon as the vehicle leaves the registration line. Lastly, the vehicle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ts length and the classification threshol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require complex camera calibrations. It calculates the pixel-based vehicle length by using uncalibrated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at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Furthermore, only one registration line is set up, which has high flexi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ree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 for the large and small vehicles are 97.1% and 96.7% respectivel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242.
通过对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当前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预警机制的实验设备管理系统。重点研究了预警机制在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中的预警流程,预警机制在系统MVC架构中的应用,基于PDO的数据库技术以及权限管理等技术,解决了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智能预警、信息网上共享、设备管理员相互沟通协调、生成统计报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3.
实验语音教学与研究已成为国际应用语言学和欧美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回顾了国内外实验语音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实验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江苏科技大学语音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大学英语实验语音教学体系上的创建与实践,以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44.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外特性测试平台,平台包括低速开放式风洞、数据采集系统两部分.风洞设计成口径3.5 m的直流式风洞,实验段采用圆形截面,动力段采用多风机提供动力,在风流通过蜂窝器后,大大改善了风流效果并提高了可靠性.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工业控制数据采集卡对风速、风力发电机转速、输出电压、电流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对某小型风力发电机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平台可满足测试小型风机外特性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45.
文中基于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3机9节点系统,建立了1个带有逆变并网接口的输电网模型,并利用逆变并网接口模型模拟了微电网与上级输电网的连接,对微电网对上级电网电压与频率的支持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上级输电网的有功与无功负荷发生突变时,微电网的接入使上级输电系统的有功与无功功率能够实现就地平衡,并保持系统频率与电压幅值的稳定。整个微电网系统仿真环境设定均按照实验室所能达到的低电压低容量条件下完成。文中所有仿真算法及结果均在PSCAD/EMTDC软件环境及动态模拟实验室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46.
基于DDS技术的高速等效采样示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高频周期信号的采样,设计了基于DDS技术高速等效采样的数字示波器,以不大于1 MHz的实时采样率实现了最高2.5 GHz的等效采样率。系统电路以CycloneIII FPGA芯片为核心,结合外围器件,完成了测量频率范围10 Hz~15 MHz,输入信号范围2 mV~16 V,水平显示分辨率25点/div,垂直灵敏度包括2 V/div、2 mV/div共10档可调,实时采样与等效采样相结合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本设计电路结构简单,以低速AD实现了高速信号的采集,实现方案新颖。  相似文献   
247.
从设计、数学建模、仿真等方面研究了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在微电网模型基础上,采用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3机9节点系统作为标准输电网模型,结合硬件仿真实验平台,开发出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系统、模拟输配电系统、负荷和仿真实验平台。研制的仿真及实验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实验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各方面性能能够满足微电网仿真和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8.
结合实验教学实践,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办法及加强研究生实验助教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施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49.
美国非法移民子女的教育分为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经过社会力量的博弈和各种利益的权衡,美国向非法移民子女开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公共教育。目前,非法移民子女的高等教育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尽管州内学费的开放促使更多的非法移民子女上大学,但是州内学费待遇不能完全解决非法移民子女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呼之欲出的梦想法案被看作是解决美国非法移民子女高等教育问题和改变非法移民子女命运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50.
全纳的创新资格框架:英国的QC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英国最新的资格学分框架——QCF正式运行。QCF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原资格框架(NQF)的高层次普职等值不尽人意;原资格框架(NQF)和互换标准不够清晰;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基于此,QCF以其全新的结构、要素、运行机制以及不同资格证书的比较新路径,保障了资格的全纳性,有利于真正实现等值互换,保障了资格框架的可视性,保障了学习者多元化的需求,对我国资格框架的建立以及"双证书"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