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瓶颈。高校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瓶颈关键在于树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技巧指导,提高大学生工作胜任能力等。  相似文献   
22.
工程力学中弯曲内力及变形的分析比较复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的分析、推理过程与数学模型的建立,缺乏直观的模型的演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引入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弯曲内力和作图,可使内力的分析更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3.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教育家,他提出系统而全面的教师观,其教师观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现、教师的职业素质观、教师的职业任务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我们应全方位审视王夫之的教师观,吸取其精华,用以指导今天的教师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4.
自动控制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冶金企业自动控制专业维护的特点出发,结合备品、备件闲置严重的现状,阐述了自动控制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以酒泉钢铁集团为例,介绍了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及其功能,解决了维护人员在线对控制系统进行学习、消化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一、1997—2006年仲满训练、比赛情况 仲满出生在江苏省南通海安县。上小学时就进入海安县少体校练长跑。1997年14岁时,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被南通市体校击剑教练发现,并输送到江苏省佩剑队。我第一眼看中仲满的原因是:身高条件好,手臂长,动作反应敏捷,有速度,爆发力在同年龄队员中比较好,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加上练起来很拼命。是个天生练击剑的好苗子。仲满直接进入了江苏省佩剑队,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分析革命导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革命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法治”是柏拉图《政治家篇》中的重要思想,展现出其对前期“人治”思想的新突破。故此,本文着重剖析了柏拉图政治思维转变的历史根源、法治的范式思考及其法治思维特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柏拉图法治思维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8.
鹤鸣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日益加剧的四川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本文选取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荒地、灌木林、坡耕地、梯地、林地等)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以及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该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差异显著,在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中,荒地的径流系数最大,林地最小,坡耕地的侵蚀模数最大,林地最小;其径流系数与侵蚀模数与次降雨量、降雨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水保措施起到了较好的减水减沙效果,其中林草措施减水减沙效益最好,坡改梯次之,但坡改梯能提高农业产量,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在四川紫色土地区,宜采用生物林草措施与坡改梯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坡度较陡的地方退耕还林,在缓坡地带坡改梯。本文为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的选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进一步构建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刘双喜  李子林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3):105-106,109
主要从日本成人高等教育的立法、政策、机构设置、招生方式、管理模式、以及专业设置和筹资方式等特点出发,探寻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0.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有关精品课程推进的文件,要求各高等院校开设精品课程,但是随着此项课程的推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对现有精品课程的认识进行了回顾,然后以新的视角剖析精品课程,发现精品课程造成了师生交往的缺失、生生交往的缺失、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以及师生主体间性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精品课程在学科建设中功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