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4篇
  免费   2327篇
  国内免费   4104篇
教育   8890篇
科学研究   589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324篇
综合类   193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557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769篇
  2017年   816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290篇
  2011年   2753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412篇
  2008年   1743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1744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1142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黄俊雄  徐宗学  刘兆飞  赵芳芳 《资源科学》2008,30(12):1811-1817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需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出区域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信息,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应用太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61年~1990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测资料,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建立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于太湖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流域未来的气温变化。与基准期相比,A2、B2情景下,太湖流域未来3个时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情景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增幅明显增大;流域未来3个时期气温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秋季次之,春季和夏季变化相对较小。分析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决策支持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2.
藏北羌塘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藏北的羌塘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和核心,是对全球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本文通过统计藏北高原仅有的8个气象站50年来温度、降水等资料,计算分析了PER、RDI,运用植被-气候综合模型计算分析了NPP的变化量,探讨了藏北气候空间格局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藏北东部由南向北地势升高,温度和降水呈减少趋势,温度可能是限制藏北东部生产力的主要因子;藏北地区由东向西,降水量迅速减少,PERRDI增加,气候渐趋干旱;其它气象因子变化复杂,与地形和植被等多种因素有关。1955年~2004年整个藏北地区温度增加趋势明显,平均增温幅度为1.4℃;降水量东部、中部增加75~115mm,西部无明显变化;>0℃日数增加11~20天;PERRDI西部增加,中部、东部无明显变化;1980年以来,水汽压普遍增加,云量和风速均呈减少趋势。藏北地区升温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增温幅度分别为1.6℃、1.8℃,春、夏季温度增幅为1.25℃、0.8℃。降水增加以春、夏、秋季为主,春夏秋冬增量分别为22mm、20mm、20mm、6.5mm。气候变化复杂,NPP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空间格局上有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NPP增加,西部NPP减少,气候因素仍然是藏北西部草地退化的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913.
乡镇干部的作风是目前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乡镇干部的作风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不满,长此下去,必将影响甚至阻碍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危及到农村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从教育和制度两个方面人手,将乡镇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抓实,使乡镇干部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一个大的改进和转变,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14.
通过如东县中学“科技楼”的主体结构设计,探讨当代现代重点中学办学环节中硬件设施应具备的结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力图达到多种结构形式及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15.
目的:提取并纯化木防己多糖(AFMP),确定其组成,研究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利用水提醇沉得到木防己粗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和聚酰胺纯制.利用Fenton反应研究AFMP清除·OH的作用;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AFMP清除·O2-的作用.结果:纸色谱显示AFMP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AFMP清除·OH的能力较弱;清除·O2-时的效果稍强,IC50为1407.4μg/ml.结论:木防己多糖为首次提取制得,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6.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森 《教育研究》2005,26(10):55-60,79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17.
Teaching with the Flow: Fixity and fluidity in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I suggest that as educators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the spaces and cultures our students inhabit are to be found not so much in predefinitions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r in studies of classrooms as cultural spaces as in the transcultural flows with which our students engage. Thus, my argument is not only that, as Singh and Doherty (2004 Singh, P and Doherty, C. 2004. Global cultural flows and pedagogic dilemmas: Teaching in the global university contact zone. TESOL Quarterly, 38(1): 942.  ) suggest, the flow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urns many classrooms into “global education contact zones” (p. 11), but also that the global flows of English and popular culture turn classroom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to spaces of transcultural contact. Students can no longer be understood as located in a bounded time and space in and around their classrooms but rather are participants in a much broader set of transcultural practices. Taking the global culture of hip-hop as an example,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ip-hop in part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 argue that with English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medium of global transcultural exchange,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glish, popular culture, education and identity, or the ways in which global Englishes become a shifting means of transcultural identity formation. What I want to suggest here, then, is that in order to be attentive to the politics of location in the global context, we need a pedagogy of flow.  相似文献   
918.
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的模型,测算江苏省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教育对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江苏省仍应重视和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9.
焉耆盆地绿洲灌区生态安全下的地下水埋深合理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焉耆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该区又担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重任,如何实现该地区地下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是一个急需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确保绿洲灌区生态安全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生态埋深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确定绿洲灌区适宜生态埋深为3.0~4.0m,即适合林地生长的适宜深度与极限潜水蒸发深度的区间。地下水生态埋深的确定,对于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沙漠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焉耆盆地地下水合理开采与水盐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20.
基于LMDI指数分解的中国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英  李东  王群伟 《资源科学》2011,33(4):759-765
石油消费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化石能耗结构效应、非清洁能耗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四个部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个别年份或省区外,我国能源强度逐年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