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1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教育   9741篇
科学研究   2264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883篇
综合类   938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4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314篇
  2010年   1223篇
  2009年   1101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1099篇
  2005年   900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章主要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活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越性,并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活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本就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问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4.
儒家“立德立功”观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广文  陈霞 《中国德育》2006,1(10):53-55
儒家把立德立功、为国为民谋利作为评判个体有无价值的重要依据,并以此为人生的不朽追求。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意义重大。重温儒家立德立功思想及相应的培训方法,对当今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5.
在标准导向的学校系统改革中,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巨大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教育绩效责任制由此逐渐成为"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简要讨论的就是该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6.
超快激光脉冲的产生和放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辉  姚敏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2):33-36,46
超快激光脉冲是实现超高速通信最为重要的部分.近十年来,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和宽带增益介质的结合,高功率超快激光脉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小型实验室桌面激光器就可以产生数太瓦功率的激光.本文介绍了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实现超快脉冲的产生和放大.  相似文献   
127.
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被误读为反对道德教化的老子思想,事实上有其自身的德育诠释,它以体悟"道"为根本旨归,崇尚"自然无为"的德育教化路径,保持"虚静守中"的德育心灵环境,主张"辩证思通"的德育思维取向,为当代德育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与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8.
利益是政治的基础.当代中国利益多元化趋势的出现将对中国政治生活产生双重影响,适时地建立利益整合机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着手,协调利益矛盾,规范利益关系,将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PSPICE仿真技术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了电路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30年代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德国在一战后地位的认识,产生了心理上的亲近感;出于对德国的钦佩和法西斯的好感,使南京政府聘请了大量的德国顾问来训练中国军队,中德关系进入蜜月阶段;但是由于中德交往的矛盾性,德国最终选择日本作为它的政治盟友,中德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