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9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842篇 |
科学研究 | 234篇 |
各国文化 | 17篇 |
体育 | 77篇 |
综合类 | 57篇 |
文化理论 | 5篇 |
信息传播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魏来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45-46
本文结合广告模因这一概念,从交际角色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语"我"和"我们"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采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字眼的广告语常采用情感式模因。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受众的广告习惯采用带有"我"字的广告语,抓住年轻人强烈的自我凸现、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而采用"我们"二字的广告语不仅拉近了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间的距离,引起两者的共鸣,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起到自评和评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Lai Manho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l'éducation》2010,56(5-6):613-631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 In 2003, a curriculum reform of education was initiated in mainland Chin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reform... 相似文献
23.
24.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spatial patterns on plankton allelopathy with cross-diffusion. We show that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cross-diffusion is able to induce the Turing instability, which is further confirm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Moreover, applying the Leray–Schauder degree theor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ross-diffusion leads to an inhomogeneous stationary pattern provided with even stronger conditions. Finally, the wavenumber and the type of pattern selection are computed numerically.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25.
26.
危机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弱,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论证。本文对危机传播研究的缘起、危机的概念及危机传播的研究对象这三个问题进行了仔细辨析:危机传播研究的源头,是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之下的危机小组;从传播学角度理解危机,可以认为危机是与事物的根本目标相悖的一种破坏性的变动,具有变化的剧烈性、高度的关联性等特征,会形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危机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与危机相关联的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及互动关系,探索、发现和克服危机领域的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以此来减少危机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