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1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550篇
教育   14101篇
科学研究   2129篇
体育   1494篇
综合类   145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598篇
  2010年   1631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619篇
  2007年   1617篇
  2006年   1467篇
  2005年   1235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利用2011年"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利用状况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造成高校教师工作时间尤其是科研时间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高校教师不仅在教学、科研和总工作时间上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在睡眠、家务劳动这些非工作时间上也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在控制了年龄、婚育、学历、职称、机构类型的情况下依然显著存在;第二,非工作时间尤其是家务劳动时间的性别差异,是工作总时间和科研时间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务劳动作为中介于性别与工作时间/科研之间的解释机制是显著的。上述发现意味着,对于高校教师群体而言,家庭内部不平等的性别分工延伸并影响着职业领域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河南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实现全球、地方联结与互动,转移企业地方化结网与本地企业技术学习,转移领先企业国内价值链构建与技术权力作用,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打开区位机会窗口等共同促进了河南汽车产业升级。大力推动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提高省内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配套率、培育和引入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领先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成为河南汽车产业的升级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从工程管理活动、过程、学科等视角界定工程管理概念并没有完全囊括工程管理本质的全部内涵,还需结合哲学思想解释工程管理,其与主观能动性、联系发展、矛盾对立统一等观点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其决策、组织、创新等过程不仅受哲学、工程等思维的引导,还需要适合工程管理的方法、方法论的支撑与指导。  相似文献   
994.
朱燕妮  陈红敏  陆淼菁 《资源科学》2014,36(7):1469-1477
近年来,居民交通需求的扩大导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通勤作为交通出行的刚性需求,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年"上海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中的交通出行数据,本文测算并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的日通勤碳排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海市常住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为1 213.9g/日,个体间差异巨大,20%的通勤群体碳排放量占总通勤碳排放的80.6%。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交通碳排放情况和调研的实际情况,将人均通勤碳排放量3 000g/日及以上的个人定义为显著高碳排放者,此类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1.5%;而将目前碳排放量低于3 000g/日,但选择高碳出行方式的个人定义为潜在高碳排放者。通过有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显著的通勤高碳排放者主要是男性群体,而潜在的高碳排放者受接送孩子等家庭因素的影响更多,且多为远郊区的居民。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高是通勤显著高碳排放者和潜在高碳排放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径流量的下降变幅为0.1亿m3/10a,具有4a、9a和20a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湟水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35.46%,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路径,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贡献率为64.54%。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心村空间布局方法的探讨和创新,不仅能丰富中心村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中心村合理布局和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在构建村镇“质量”表达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县域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点影响的引力值。然后从人口结构、村庄规模、经济条件、基础设施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治县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进行评价。与此同时,以综合的视角定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划分成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3个适宜性等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居民点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区分与组合,确定了21个空间位置适宜、发展实力强、生态环境适宜性等级高的农村居民点作为长治县中心村建设方案,随后降低对发展实力的要求,另择13个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备选方案。研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为长治县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生态文明。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应尽快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技术联合创新,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共同应对长距离污染物传输问题等领域率先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998.
武夷山是我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遗产地内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最早的对外旅游窗口,其遗产资源价值高,在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者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09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游客人均支付价值为29.67元/年。收入、学历、对旅游的热爱程度、遗产保护意识4个受访者特征变量在各分组水平下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旅游的热爱程度及遗产保护意识越强烈的受访游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性别、年龄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相似文献   
999.
设X1,…,X q是Carnot群G=(Rn,o)(q相似文献   
1000.
基于2000-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运用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对中国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进行客观描述,然后采用多元阶层回归方法,从区域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经济环境等角度分析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学研合作活跃度存在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东部产学研合作比较活跃,中部次之,西部不太活跃;从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和东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非均衡性总体呈发散趋势,中部则存在收敛效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受区域社会资本(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技术能力(RD存量和RD人员数量)和经济环境(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经济规模)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