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3篇
  免费   2488篇
  国内免费   4193篇
教育   15311篇
科学研究   6776篇
各国文化   225篇
体育   2883篇
综合类   2245篇
文化理论   94篇
信息传播   645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973篇
  2017年   1104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416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2980篇
  2012年   1984篇
  2011年   2301篇
  2010年   2282篇
  2009年   1874篇
  2008年   2207篇
  2007年   2051篇
  2006年   1194篇
  2005年   1055篇
  2004年   1160篇
  2003年   904篇
  2002年   938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101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81篇
  1977年   63篇
  1976年   56篇
  1975年   52篇
  1973年   48篇
  1970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是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氢气是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桥梁,通过氢能与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未来洁净能源利用变革的愿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部分领域中初步实现商业化。氢能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和商业化发展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较为迅速,他们不断在氢气生产、氢气储存和氢气利用方面进行创新。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中国紧跟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然而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电池成本较高。因此,要加强关键材料研究,实现核心材料和部件的工业化和本土化,建立生产线,尽快完成产业链。中国已经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中部署了整车、系统和电堆,但燃料电池零部件的相关公司仍然很少,尤其是基本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等。虽然国内公司已经开始涉及,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关键组件仍然依赖进口。此外,氢气生产和运输的高成本、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标准、检测体系的不健全,都限制了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径要通过商用车带动加氢站建设,降低氢气与燃料电池成本;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在保障措施与政策需求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氢能燃料电池发展途径;加强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统筹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协调发展;加强标准制定,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氢能产业链结构以及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从产业化和技术两方面分析了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技术与产业特点提出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对策建议,对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993.
郭存芝  孙康 《资源科学》2013,35(2):261-267
本文借助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减免税调查数据,在使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节能减排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结构、R&D投入强度、出口依存度等节能减排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的同时,通过实证检验税收减免率与节能效率、减排效率、节能减排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包括总体分析、分地区分析两个方面.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国总体看,还是分地区看,税收减免率与节能效率、减排效率、节能减排效率之间基本上都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但税收优惠对节能效率、减排效率、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的促进效应,只在90%的置信度下显著,或者不显著,没有达到在95%或99%的置信度下显著.这说明税收优惠可以在促进节能减排中发挥作用,但作用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税收优惠具有激励作用而不具有约束作用有关,要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激励性税收政策和约束性税收政策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94.
陈桂月  李海涛  梁涛 《资源科学》2013,35(6):1184-1193
本文采用山西省1986年-2009年间的GDP数据与3类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数据,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山西省GDP与工业废弃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山西省GDP的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所增加,GDP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较大影响;GDP增加的同时可以实现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少,这与山西省废水资源化再利用有很大关系;GDP的增加对废气排放增加的影响不大.说明山西省通过采取措施可以在GDP增长的同时,降低废弃物排放.建议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进一步加强对废气及废水排放的限制及治理.  相似文献   
995.
自然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选择实验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樊辉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13,35(7):1347-1354
选择实验作为资源环境领域非市场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近30年的应用与发展,选择实验已经成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研究非市场价值评估和公共政策评价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该方法在我国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性研究与应用缺乏系统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选择实验的原理,对选择实验诞生以来在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举例说明国内外选择实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实验在我国可能的应用范围,包括生态补偿、流域管理、珍稀物种保护、自然景观的开发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选择实验在实践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旨在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煤炭城市的发展绩效评价和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晓兰  鄢哲明  杨志明 《资源科学》2013,35(9):1782-1789
本文利用基于松弛的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0年中国30个煤炭城市工业经济的市场、环境效率和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煤炭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内,多数煤炭城市表现为生产率进步,且进步主要源于技术变动,而效率变动对生产率进步的贡献呈现起伏波动的不稳定状态;中国煤炭城市的发展主要分布于“市场高效环境高效型”和“市场低效环境低效型”两类模式之中;科技投入水平和城市开放程度提升显著地促进了煤炭城市转型,而资源依赖性上升是煤炭城市转型的显著阻力。  相似文献   
997.
李江丽  杨宏伟 《资源科学》2013,35(11):2202-2208
丝路中道旅游产业带开发是优化新疆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解决"旅长游短"问题的关键,文章运用分形理论测度样本景点的随机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评估核心带动地区喀什旅游圈景区系统结构的紧致度和均衡度水平。分维数据显示:以喀什市为中心的旅游圈方圆240km范围内景点系统呈多嵌套分形结构;方圆170km范围内样本景点呈随机聚集态分布,景点布局基本均衡但聚集分布的密度偏低。该结果表明需要着力优化喀什旅游圈的景点布局:①增加A级景区数量,适度提高喀什市核心旅游圈景点分布密度;②加快开发新的中心性景区,即选点打造喀什地区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构建双中心结构大旅游圈,从分形结构特征看泽普县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为比较适宜的区位点。从全产业带上看,对阿克苏和巴州等地区布局若干5A级景区创建点位,形成分布均衡、结构紧致的多层级中心地空间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98.
张娟  肖宏斌  徐维新  祁栋林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3,35(11):2289-2297
利用1971-2010年40a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及盆地外缘托勒气象站的水汽压、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降水量、降水转化率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相对较低,90年代后逐渐增多,总体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近40a春、夏季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秋、冬季20世纪80年代呈弱的减少趋势,90年代后呈持续增长趋势;可降水量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分布特征,这与可降水量多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气温是影响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而相对湿度对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分析表明,多雨年与少雨年可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可降水量与多雨、少雨年并无直接关系。降水量的多少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水汽输送、交换及降水转化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背景场近地层风速的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逸涵  何晓凤  周荣卫 《资源科学》2013,35(12):2481-2490
模式初始场的优劣对风预报结果影响较大,中国常用的全球环流背景场为美国NCEP发布的GFS资料、欧洲中心的ECMWF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的T639资料。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上述3套资料,将其分别与中国境内677个基本站、基准站和400座专业测风塔同期测风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综合分析GFS、EC、T639在中国区域内的近地层风速预报效果,并给出3套数据预报性能的平面分布图,结合气象站和测风塔处的地形特征和测风数据的代表性,初步判断3套背景场的近地层风速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可预报性,为中尺度模式选择初始场开展风速预报服务时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①风速介于(0~3)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一致,T639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EC资料第三。风速介于(3~15)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有差异,测风塔数据检验,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气象站资料检验,GFS资料预报效果最好,EC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风速介于(15~25)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一致,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②基于(3~15)m/s风速段,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全年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第二,T639第三,但秋冬季在西南地区三套资料的预报效果均较差。华东地区,春秋季时,EC和GFS资料预报效果一致,优于T639;夏季时,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第二,T639第三;冬季时,3套资料预报效果一致。中南地区,春、秋、冬季时,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和T639资料预报效果一致;夏季时,3套资料预报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