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 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她可是很聪明的孩子,这么简单的加法不可能做错,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寻思着,悄悄地走进女…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研员.听课中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教学过程非常顺利.学生回答问题顺畅.上黑板做题非常正确,整个课堂无懈可击。但深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有错误的学生还真不少。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犯错误,只让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问题、上黑板.致使大部分学生成为课堂的看客。其实,课堂即”错堂”.是学生犯错的地方.犯错、析错、纠错.这正是教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孙绍振先生说,"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以《老人与海鸥》一文的教学选段为例来具体说一说。【课文选段】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看来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教师引导,品读拟人句师:作者给大家展现了一幅温晴绝妙的山水画,老师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去体味这其中的妙趣。(大屏幕展示: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师:初读课文时,老师觉得这句话十分美妙,但却又说不出它如何美,谁能为我指点一下吗?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等九个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意义,强调作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坚持不懈,严格训练;为人师表,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描述了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的现状与意义,通过传统文化在中职开展的载体研究,提出了中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说到作文批改,语文教师往往头痛,花不少精力“精批细改”,效果却不佳。我以为,个中原因之一就是只关注了习作而忽视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批改中倾注爱心,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的桥梁,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沟通,那么每次作文学生都期待着教师的鼓励和启示,作文批改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位画家把他的画拿到市场上去展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均可在画上涂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幅画都被涂上了记号,几乎是没有一笔不被指责的。画家十分不悦,对这一结果深表失望。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话:“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j②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相似文献   
20.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幼儿园图书馆的一位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