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说明”与“理解”代表着心理学中两条对立的方法论路线。文章分析了两者的含义及其对立的具体表现,认为两者的对立在心理学中经历了构造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经验描述与格式塔学派的现象学直观描述相对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演绎型说明与精神分析的符号性理解相对立、认知心理学的模型论说明与人本主义的移情、目的论理解相对立等三个发展阶段。指出说明与理解对立的根源在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传统及心理独特的矛盾性质,将来的心理学研究不能只择其一,而是要针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找寻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网名为例,调查409名大、中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特征,结果发现:1)通过网名呈现出来的自我,较少表现为与现实生活中一致,而多为“表达理想的自我形象”、“表达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欲求”;2)人们视互动的具体情境使用相应的网名,以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该情境的特点;3)在网络空间中,男性较女性更希望通过新奇的网名来吸引网友,获得对方好感,而女性的网名较男性更多地表达和呈现其现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多元的、去中心的和片段化(fragment)的自我和人格体验、消解了人们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统一而稳定的自我和人格观念以及主流人格心理学的解释。社会建构论从反本质论、实在论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认为:(1)自我和人格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是人们主动探索自我和建构自我的过程:(2)人们在网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真实自我的展现,只要这些自我之间能保持协调和沟通.即维持一个弹性的自我状态,人们就不会因此而患上多重人格异常症状。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用担心人们会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导致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2)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3)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维度来看,农村学生在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4)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不影响免费师范生的总体教师职业认同感,但会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某些维度;(5)高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生更多是由于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选择免费师范生,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生更多是因为外在因素而选择免费师范生。这一结果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网络空间及其特征、网络空间中人的认知与情感、网络人际互动、网络空间中的人格与自我、网络使用中的心理障碍等诸多方面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期人们更好地了解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心理学,促进国内互联网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中性词,而非暴力电子游戏组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低攻击特质被试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词,而在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攻击特质被试和低攻击特质被试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对攻击性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