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51.
正我国95%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则更多。地市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上担负着统筹主导的责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定,召开多个会议推动工作,而地市政府在落实中却存在着"表面化"的执行偏差。如何落实好中央政策,促进地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笔者认为,地市政府应摆好"位",承担起统筹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政策落实不缺位,要到位。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2.
发展性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路径,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校到就业的帮扶定位于学生的"解困—成人—成才"三个关联递进维度,将"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作为资助育人工作内容,通过营造资助对象发展氛围环境,激发资助对象发展活力;找准资助对象情感心理结点,疏通资助对象发展障碍;紧扣资...  相似文献   
15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步显现出来,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高职教师预防和走出职业倦怠,体验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4.
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行文流畅的短文所依赖的不只是词汇和语法,更多的是篇章技巧。作者借助于篇章技巧成文,同学们在复现作者的语言时同样可以借助篇章技巧。完形填空毕竟不同于单项选择,作为一个意思连贯、结构完整的语篇,其中篇章技巧的使用是完形填空解题中至关重要的手段。下面就通过高考完形填空试题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5.
英美两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英美两国把新教师入职培训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环节,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英美两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新教师培训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6.
陈《文则》称:“博喻,取以为喻,不一而足。书日:‘若金,用汝作励;若济巨川D,用汝作舟挥;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苟子曰:’犹以指测河也,犹以戈啬黍,犹以雄始壶也’,此类是也”。为了加强语言的形象性,为了将事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时作者连续使用成串的比喻。这种文学手法,在修辞学上被称作“联珠譬喻”,也叫博确。博喻在我国古代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诗经)和庄周散文中多用这种手法,并且显得驾轻就熟,左右逢源,特别是至唐宋,博喻已成为许多名家惯用的修辞手段,如韩愈、苏武的文章,使用譬喻重…  相似文献   
157.
分科式教学在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科间横向思维方面存在欠缺,而融合式教学则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上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在深入分析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和化学教材的基础上,梳理两者联系紧密的内容。基于学科内容的可融合性,进一步对生物学与化学的融合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58.
打造数字化教学“金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高职“教学革命”的关键。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应基于服务学生学习理念,体现高职教育属性和教学规律,围绕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以促进课程教学全程留迹及教与学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动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创新、提升评教评学的数字化水平为价值追求,通过高起点实施教学数字化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智能化教学环境、高水平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水平打造个性化在线课程、高精度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落实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学生学习获得感双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促进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