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吴玮  党玲 《华章》2013,(17)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而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商标的翻译成为影响商品能否成功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根据耐达对等理论,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等,更要注意其含义上的对等,因为其商品的翻译名称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曹芹  党玲  朱家瑜 《大众科技》2011,(1):73-74,6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使得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成本压力,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保持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企业成本。文章在阐述工程建筑中成本控制的相关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工程建筑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青年大学生中培育和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应实现思政课课程体系间的有效协作,发挥各门课程的教育优势,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两课"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天水师范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兴趣、精力投入等方面存在着影响"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要从更新观念、充实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达到"两课"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史课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这门课应承担的任务,也是当前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回顾和分析,论述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及重大成果的取得,对我国新时期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所产生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小红  党玲侠 《科教文汇》2010,(29):68-68,70
马克思主义自问世以来,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及意义远非文字所能尽言。我国素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这用来讲马克思主义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出于生活,源于斗争,但同时又远远高于生活,不少人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或是片面地认为是政治斗争理论。虽然一些学者也对文化建设的问题做了研究,但大多拘囿于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解读、精神实质及缺欠不足之处等。那么在文化建设中,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指导"还是"指挥"?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坚持"一切依理论而行"?这是当前工作中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芳  党玲 《华章》2013,(24)
本论文旨在探讨结合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对说课的内容、方法、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尝试提出一种“微格说课”的模式,从而大幅度提高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从而加强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纵观目前的报纸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报纸的名目和版数越来越多,但报纸质量却与此成反比——越来越低。如何把报纸办到读者心坎上,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报纸已愈来愈走向市场,它无时不在接受市场的检验,接受读者对它的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办报人员更需有精品意识、精品战略,才能使自己的报纸在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2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执政党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丰富发展和继承创新,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深化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