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素质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出了改革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2.
"六业贯通"是一种崭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六业贯通",关键是要夯实知识基础,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根本。外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广泛性的国际交流,外语的工具性尤显重要。如何使外语教学能适应"六业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3.
在学界对汉语双音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双音化的句法语序效应:双音化动词(组)削弱了动性,宾语基本能够提前为话题,增强了汉语话题优先性类型特征;动词性双音化在历时发展中凝固了过程义和结果义,作格性增强,使汉语的词类交叉更为明显;动词性双音化蕴含一定的体意义,使汉语体系统更加完备;动词性双音化加强了汉语基本语言单位的可分析性。  相似文献   
74.
唐律之“戏杀”可概括为因“戏”而杀人,即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死亡.“戏杀”之罪过形式近似于现代刑法理论中的过失,行为外观表现为“共戏”,行为结果表现为“共戏”对象之死亡.“戏杀”在量刑上均比照“斗杀”减等而科刑,作为独立的罪名、独立的刑事法范畴,“戏杀”比照“斗杀”科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杀”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这种独立性与完整性的欠缺,直接导致了法律实践中立法者与司法者对“戏杀”含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75.
对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指导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实验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本文实验的顺利完成不仅需学生对理论理解透彻,对药品性能和仪器使用要熟悉,尤为关键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程的指导,同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6.
论建立和完善我国高职教材编写的体制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建立和完善教材编写的机制体制,势在必行.从宏观上说,制定全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目录和全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成立教材或教科书审定委员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发展基金和教材研究机构;从微观上说,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建立教科书选用与评价标准,成立教材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77.
荀子以“人之为人”为主线,以性恶论和群分说为理论基石,辨明“性伪之分”,强调“性伪之合”,提倡“化性起伪”,阐明教育是使人“长迁而不返其初”的主要手段。他站在人的族类特征的高度,指出教育是维护人之“群”的生存方式的必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协调有序和稳定发展的客观需求。他的理论为我们探讨教育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8.
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实现高校数字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是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三种资源共享的控制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异地、异构环境下资源共享的集中分布式资源共享的控制模式。借鉴现代制造企业的资源共享运营方式,提出基于资源共享代理和核心资源库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的集中分布式资源共享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的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从表现主义文艺思潮对于郭沫若的思想转变和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角度,来论证表现主义文艺思潮对于郭沫若由浪漫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产生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本文认为主要在于表现主义文艺思潮自身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职能观在当时纷繁的西方文艺思潮中对郭沫若文艺思想的转变产生的刺激效果,这为郭沫若早期较为矛盾的文艺观实现清晰化以及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0.
8月27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行政许可法,法律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种类、程序以及行政许可的检查监督、收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