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写话是儿童迈向习作的通行证,它是种展永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提出:“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因此,写话教学的课堂,应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家”的感觉。在本次写话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有一个变化,往年“大纲”里必有的一句“除诗歌之外”没有列出,高考作文不再限制文体。这里并没有鼓励诗歌创作,但至少表明:诗歌在中学教育里,不应再受到冷落或歧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的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因而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最近,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青少年体校肩负着培养思想品德和文化成绩合格,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国许多著名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青少年体校的学习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体校被人们誉为培养体育明星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刘继业 《师道》2008,(4):30-31
我能有今天,幸亏遇到两位改变我一生的恩师:一位是启蒙老师,姓杨名显亚,另一位是我的高中老师——秦明良先生。由此,我一生之命运便与他俩的“四顾茅庐”紧紧相连。 “一顾茅庐”:牧童入校要启蒙 我们生长在那个年代,生活艰苦,吃不饱是常有的事,穿不暖也不少见,加上我们兄弟多,全靠做手艺的父亲一人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人。可想而知,生活过得是多么的艰辛与窘迫,  相似文献   
15.
新诗流派研究是新时期以来新诗研究界一个长久的热点,现代主义诗歌研究尤其是学界倾注精力最多的领域,涌现了一批集中的成果。这里面有着某些共识,有少数突出的范例,也存在一些重复的缺陷。对新月诗派和现实主义诗歌潮流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而传统的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等继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挑战的需求.目前,教师们普遍感到原有方式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专业的提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事件背景】 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P41的例3,备课时考虑到题中的一个关键条件,即“红花比黄花多1/10”,学生理解时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假如对“红花比黄花多1/10”这一条件理解不深刻、不透彻,若不很好地剖析它,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难以解答,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这个数量关系,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统计的方法。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经历探索统计方法得出的过程。3.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过程:一、屏幕显示,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你认识它们吗?(屏幕显示:b、p、m)先让学生自由谈,紧接着指名学生读b、p、m。【评析:从语文课中熟知的拼音字母引入,将语文知识结合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评价,发现问题, 指出错误,细细分析,正确引导,不能听之任之。笔者最近听了一节六年级"圆锥"(苏教版第十二册)数学研究课,教者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提供与圆锥等底等高的、等底不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几种圆柱,让学生分组进行装沙子实验。通过分组实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  相似文献   
20.
论朱湘的诗歌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朱湘的诗歌世界刘继业朱湘一生是一个深刻的悲剧。作为一个艺术至上、追求完美的诗人,我们有理由揣想,1933年12月5日,他迎着清晨的江风,向滔滔江水奋力的一跃,是着意划出的生命中最后一条“唯美”的弧线。但自杀行为,却一定是源于内心巨大的痛苦和绝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