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所谓媒介融合,简言之,是指传统媒体内部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媒介融合提出的大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过,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浪潮,其实是以Online状态呈现,与工业社会并无深度关联。在这一浪潮中,崛起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的先驱必将对工业社会进行新一轮融合。在此背景下,媒介融合是必然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亦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2.
2009年金秋九月,我穿越过四分之一生还希望的入学考试“独木桥”,到达“彼岸”——加入了博士候选人的行列开始读博。如今回首,蓦然发现,我其实并没有“上岸”,而是继续生活在“水”中,甚至是“水深火热”之中。“围城”内外,惟余“莽莽”,“围城人”语于斯,且看当下博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当然,文中所及主要是全日制“普通类”博士生,在职或委培的情况略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情状也并不好于“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33.
媒介记忆在数字时代的个体化转向要求我们检视它何以形塑集体记忆与书写公共历史.从公众史学的角度观照媒介记忆,公众应当以"公共理性"为约束来践行"公共历史学家"的责任,谨防权力与商业的双重干扰.  相似文献   
34.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向课堂的 45(或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其关键的一点,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5.
2007年,研一的我和《中国研究生》偶然相遇,随后陆续向《中国研究生》投稿,并作为通讯员、联络员开展活动,至今已近五年。五年,《中国研究生》陪着我从硕士读到博士,完成了从学生向"准教师"(师资博士后)的蜕变。五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眼一瞬,我却见证了《中国研究生》的发展与转型,并陪伴她一起走过了五年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36.
2012年4月18日,经过专家评审,首批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研修资助人选产生,在申报的43人中共有27人获得包括三个月生活费在内的全额资助或者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资助。入选的博士研究生都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有的已公开发表文章十余篇,研修的国外单位均为科研实力较强或与武汉大学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中不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世界名校。  相似文献   
37.
陈浩  吴世文 《新闻前哨》2008,(12):41-44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源和影响源。媒介事件经过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参与和传播将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从整个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网络社群正是借助新媒体事件的解放力量从而实现了自我赋权,并彰显了自身的影响力。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日常权力仍需时日,而且必须积极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38.
手机是当下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媒介,但人们常常对沉浸式的手机使用和作为媒介物的手机习焉不察。本文从媒介记忆角度探究用户的记忆叙事(223篇记忆文章和140篇网络自传)及手机的文化传记。研究发现,用户从媒介物的维度而不是内容与使用的维度记忆手机,形成了四种记忆场景,得手机、用手机、换手机和丢手机等情境、节点与事件,构成了用户追忆手机的主题。用户追忆自己在与手机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性关联”、“符号性关联”与“拟人性关联”,手机的文化传记因而具有物质性、符号性与拟人性三种表征。这些关联与表征塑造着手机记忆的独特性,也映射着手机的生命轨迹和用户的生命历程。媒介物的视角能够丰富手机记忆研究,激发新的理论想象,但需要进一步将习以为常的手机陌生化,以释放记忆的反思张力。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名人理论为视角,借助微观史研究的方法,聚焦普通人的网络成名之路及其历史演变,阐释网络名声的累积、流通与变现。研究发现,在1998―2010年,网红多依靠“个人式”奋斗成名,个人的文学才能或视觉呈现是他们获得网络名声的来源。2010年至今,商业互联网时期的网红依靠“手工作坊式”或“机构式”“流水线式”的方式累积名声。两个阶段中网红与名声、利益的关系,以及网络名声的变现有所差异。网络名声的变现可以帮助普通网民实现阶层流动,但网络名声的生产与流通受到技术、资本和意识形态等结构性力量的影响。网络成名是普通人试图创造可见性和捕获注意力的过程。从互联网历史视角观之,网络名声生产、流通与变现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数字社会注意力制造与流通的变迁,网红的历史折射着互联网的商业史、平台史、文化史。  相似文献   
40.
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系伦敦政经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社会心理学教授、前系主任,是受众研究、儿童与媒介研究、互联网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家。此次笔者就受众概念、受众研究的新动向等议题对其进行了访谈。受众概念,受众理论及其再思考问(吴世文等):我们想从您的专箸《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谈是。您在这本书中提供了一种关于受众(audience)的技术解读,让电视与电视现众变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