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0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吴伟文 《学会》2007,(10):40-43
<正>一、学会从哪里来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听到有的同志说学会是由政府或政府的部门拿出人财物来办的,仿佛如果没有政府也就没有学会了。这样,就有必要闹清楚学会到底从何而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86年6月,周培源同志代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在中国科协“三大”所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议,“以组织力量编辑出版科学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传记、传略丛书和论文集为主要形式,加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宣传,密切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探索当好纽带、广举人才、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经验”,从此开辟了一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国庆正值逢十,是个大庆,又是在当年春夏之交发生政治风波、形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制裁”的特殊形势下迎来的。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关于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教育的精神,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联合于9月15日~10月28日,  相似文献   
14.
如果按照我国民间传统用虚岁来计算年龄,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科协第四届主席朱光亚的90寿辰。中国科协历届主席都是著名科学家,是科技界的一面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三届主席周培源和钱学森在科协遭遇科委"代管"的复杂形势下,笃信科协性质宗旨,艰难地推进科协事业发展。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在  相似文献   
15.
吴伟文 《科协论坛》2013,(12):11-13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其主体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在面向全社会(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责,为弘扬科学精神呐喊践行)和面向团体内部及科技界(民主办会,自由求真,平等相待,诚信自律)两个维度加强团体的文化建设;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其主体是各级党委及向科协派出的党组,应从履行科技界人民团体职责的角度加强团体的文化建设(党的群众工作、国家科技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承担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相统一;对党负责与对科技工作者负责相统一;党组领导、机关管理与民主办会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所作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命题,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认识“一个高举、两个坚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由来和发展,它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从此,公民科学素质概念正式进入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为国家行为和社会行动,我国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这一天,离这个行动计划开始酝酿已有将近7个年头。  相似文献   
18.
1990年7月14日下午,温家宝同志来到位于科普出版社东侧的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开始了与科协的正式接触和交往。此前,他于1988年7月30日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讨论中国科协(《关于发挥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报告》时发表过意见,谈到“我在地质部工作时管过学会,我对学会、科协工作是有感情的。”1990年6月,他还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纪念七一为社会主义奉献汇报会”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本文题目作一点解释。“归属体制”是一个新提法,过去有关文件和文章(包括笔者前面几篇“往事”)中使用的是“领导体制”,但这种用法容易使人误认为是中国科协内部的领导体制,就是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书记处这样一个领导体制,而我们实际上说的是科协外部的领导体制,即中国科协归谁领导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揣“发明”了归属体制这样一个名词。  相似文献   
20.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委员会后,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同志众望所归,被选为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继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之后,成为我们这个全国性统一的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