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整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丽霞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05-106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改革,阐述了整合利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必要性.剖析了整合利用教材过程中较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读书指导法又叫自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资料,经过分析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方法,它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半独立或独立地读书构成的. 通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去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凸显了教师的主导性,但也导致学生在知识求知过程中的被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理论所追求的目标.读书指导法的运用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阅读书籍、资料,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素能,它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是将来参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读书指导法的建立离不开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运用,离不开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运用.在教学中,读书指导法适用于高年级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密切的科目的学习.  相似文献   
23.
随着中职校专业领域的拓宽、细化,各专业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学习效果不好的现状,教师需要通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自我,及早发现自己的潜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24.
提问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问,又如何有效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本文从提问内容、提问技巧两个方面出发来解决问什么和怎样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作文教学最能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26.
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受到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奠基的作用.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趋增多,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就目前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7.
姚丽霞 《考试周刊》2008,(49):148-148
时事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时政教育)是中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是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它的特点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广泛性。它的实施场所  相似文献   
28.
2002年出台的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NCLB)要求所有的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生都必须参加由州组织的统一的学生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美国教育部多次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公布了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本文介绍了美国近年特殊教育学生评价的实施背景、多方参与过程、评价类型以及案例,分析其评价的特点,以期对我国的特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9.
本文阐述和分析了1983年以来美国以"国家处于危险中"为基本论题的四份教育报告,展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探讨其所言标识教育危机的 "事实"、化解危机的方案以及"危险论"的内涵和原因,以使我们对美国以渲染危机来推动教育改革的缘由和策略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为了促进中国当代居民的饮料消费,改善人民的现代生活水平,使国民经济进一步飞速发展,提出了广告与现代消费的对应关系,分析了中国饮料行业的特点与现状,阐述了现代广告对饮料行业的促进作用,从而探讨了中国饮料行业广告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