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对其均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诞生干晚唐的豪侠小说《虬髯客传》,可称一篇演绎“识人”意识的典范文本。从情节敷陈看,“识人”意识贯穿情节始终。“识人”场景成为情节的血肉和主体;“识人”意识成为情节进程中的主导因素和叙事的内在驱动力。作者借情节演绎其“识人”意识的倾向十分鲜明。研究《虬髯客传》的情节艺术及“识人”意识,可为经典重读提供新视角。开拓新视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地远程教育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代女冠诗是唐代社会文化的特殊产物 ,与前后各代相比具有不同凡响的美学风貌。唐代三大女冠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的诗歌 ,从“情”这一特殊层面出发 ,表现出率性而作 ,不讳言情的放情笔调。  相似文献   
14.
196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前夕,天水诗人胡楚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过和耳闻目睹的事实次第写出《秦州光复见闻杂咏》二十首,多层面反映秦州起义始末,"直可作为辛亥革命在秦州的史料来读"。但秦州起义过程复杂,诗体表现,毕竟难以尽述事件厚委,因此结合相关史料对"杂咏"逐一疏证方可窥见其所咏事件之全貌,也可佐证衡量"杂咏"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羁旅意象是杜甫陇右诗的主体竞象之一,它最能表现诗人客秦时的特殊心境,也颇能体现杜甫用意象说话的创作特色和杜诗沉郁悲凉的风格,本试图用意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羁旅意象的审美内涵做一番审视,以提高人们对杜甫陇右诗创作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社会     
“人”字现代的写法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因此人可以说是由两条腿支撑起来的。人是干什么的呢?享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上帝就该称人为口——一个无底的垃圾箱,只出不进,这也许再合适不过了。其实,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在于它不仅要支撑起自身,更要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把摘棉花叫做“拾花”。河南今年大约有10万棉农赴疆“拾花”,他们的工作、生活、收入情况如何,关乎我省劳务输出战略的实施。河南日报记者李虎成主动请缨,拿出了一个详细可行的采访报道方案,要求跟随滑县棉农全程采访,河南日报社领导当即批示同意。就这样,李虎成挤上了西行的民工专列,成为棉农中的一员。8月29日上午,是滑县2800名棉农启程的日子。李虎成28日下午就赶到滑县,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劳动、交通、卫生等部门座谈采访,了解滑县组织棉农赴疆摘棉的基本情况。8月29日早7时,滑县棉农赴疆欢送仪式正式举行。上午8时整,李虎成…  相似文献   
18.
外界有两大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骚扰和诱惑着我们的视听.其一,就是音响.其二,便是色彩.马克思十分重视听觉和视觉的作用,他把包括“欣赏音乐的耳朵”和“领略绘画的眼睛”在内的诸种感觉的丰富性,视为人类的发达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其中,色彩,作为一种外观美是最鲜艳夺目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切美感中最大众化的感觉”,从事散文创作的人是否具有一双“领略绘画的眼睛”,这将意味着作者能否从大千世界中摄取和挖掘更多、更美的生活精华;同时,作为一名散文作者,若能成功地敷彩着色,就会张大艺术的表现力,取得强烈的审美效果.本文就散文创作中的敷彩着色作一粗浅阐述,意在揭示敷彩着色在创作中的美学内涵及敷彩着色对于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史诗视域下观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无论是从最适宜于史诗性作品成功创作的题材内容来看,还是就其宏大的史诗叙事,独具史诗性民族英雄特质的蜀汉英雄形象,以及极具史诗意味的美学风格看,都堪称一部中华英雄史诗,它是罗贯中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史诗性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