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81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本文从徽州文化、徽州老宅子说起,通过对比研究,提出徽派建筑在传承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加以实例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262.
我终于能够继续上我的英语课了。这些课程非常重要,我舍不得放弃。为上这门课,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危险的大街。街道现在已经成了战场,从家里到我学英语的地方本来不远,坐车很快就到,但要经过好几个战斗最激烈的战场。有些小区可以绕开,但有些相当危险的地区却不得不经过。路线绕来绕去,极其复杂,而且经常要根据某一政治集团是否占上风而改变。因此,从街上的行人那里获取情报,对我选择合适的路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6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储备师资力量及可以胜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特别是语音分析能力。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语音选修课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语音听辨能力进行了论述,就进行听辨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及操作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64.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5.
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培训基地为例,对近年来自治区的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进行了概述。对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进行了分析并验证,结果表明在自治区教龄较短、职称与学历较低的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和非"双师型"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更大。通过教师回访工作发现目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建设;基地定期开展教师回访工作;优化基地布局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相似文献   
266.
密冠娅 《科学大众》2014,(6):32+144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防止"过度理由效应"的产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给每个犯错的学生申明"理由"的机会,教师才有权批评他们,这样的批评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7.
通过对承包范围作用的分析,辅以具体的实例说明,阐明了承包范围在招标文件中如何描述,来厘清合同中明确约定承包范围的重要性,进而体现构建合同计价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8.
俄语和汉语的应答词语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及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不同,很多俄语应答词语还是具有一些汉语所没有的特点。文章专门分析了俄语应答词语中具有独特感情色彩和民族特色的一类,并尝试进行汉语的译介。  相似文献   
269.
菊花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文学意象。人们常常把菊花作为高尚品德的象征,同时菊花也蕴含不慕名利、志存隐逸的意象。笔者从菊花象征"斗士"这一独特意象内涵入手,通过张艺谋导演的三部影片,分析其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70.
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散在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格调:即在对社会、人生、历史、民族的审视与思考中,否定着一切导致苦难和堕落的因素,引领读超越世俗,寻觅着早已被金钱与权欲冲淡了的诗意人生,并极尽笔墨抒写和表达出个体生命无力抗拒现实环境与追寻诗意人生而不得所滋生的孤独意识。同时,还意欲探求和建构“散审美空间的多重可能性”,以其“真”的情感表达,理性深度的加强和意蕴的多义性丰富了内蒙古散艺术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