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先秦思想家中,庄子最早发现了身体并使其成为个体存在的显现。在对身体技术进行价值区分的基础上,庄子将以“通”为核心的自由而整全的个体存在作为身体技术运用的应然指向。通过以身体技术为主题的教育叙事,庄子以想象的方式呈现了针对经典、师傅与规范的解蔽思维。庄子视身体技术为指向个体的整全存在,坚持以自然之道作为教育的运作机制,重视个体的内在生成,凸显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当下理解身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2.
莒南县是抗战初期开辟的革命老区。特殊的土地占有和租佃方式使莒南农民各个阶层在土地使用上产生了极大悬殊,富农大量租入土地,采用雇工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广大贫农耕地极其缺乏;在减租减息运动中,莒南发动了拔地斗争,将地主大佃户的土地拔出分租给贫民耕种;拔地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民生活,但却沉重打击了初具规模的富农经营,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3.
明清时期对地方儒学教师的考核是明清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地方儒学基本的教学水平、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考选及试用、在职考核、俸满考核、大计考核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明清地方儒学教师考核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4.
张学强 《文教资料》2009,(15):86-87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实施教育、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他强调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25.
中国回族经堂教育与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教育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宗教特征,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的优缺点,对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改革中国经堂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6.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守则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诚信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如何进行诚信建设、构筑诚信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自宋代以来,“四书”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五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教育经典,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至深,而“四书”这一教育经典体系的出现及其重要地位的获得与佛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边疆地区仅有世俗文化传承而基本没有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历史走向终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为贯彻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教育政策而由国民政府所创制并被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行提供了政策制定上的合法性依据.新式教育普及政策则从教育政策层面为边疆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又一个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29.
《袁氏世范》堪称《颜氏家训》之亚,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思想是《袁氏世范》的重心,通过对其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德为本、强调仁爱的处世哲学,量入为出、勤俭为要的持家之道,救难怜贫、博施济众的人道思想,切近实际、使之有业的教子理念及同情女性、提倡女教的女子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30.
为补充淮海战役作战兵员,沂蒙解放区开展了参军动员运动。政治教育和思想动员是参军动员的中心环节,各地采取了自上而下、由党内到党外的动员方式,以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勇气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参军动员对象,组织参军。尽管这次参军动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违反政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仍是一次成功的扩军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