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物探仪器价位普遍昂贵,受教育经费的限制,相关专业难以做到配备与学生人数相适应的仪器,因此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和实习需求。这一状况不仅影响教学,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对仪器的操控能力,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运用虚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完成了物探仪器仿真模拟操作训练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逼真的界面和实验过程,试验的可操作性强,实现了可视化的实时交互,可以脱离物探仪器实体进行仪器的操作训练。这一研究为虚拟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地质教学领域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2.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中期阳明学派的创始人,是明代最重要的理学家,其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受佛学的影响较大,探讨佛学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实质,了解佛学对于中国儒学教育思想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也有其积极现实意义。 一、王守仁学术与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与佛学的关系 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对王守仁教育与学术思想历程的总结是:“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  相似文献   
53.
数字化工程地形测量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利用GPS、全站仪、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图仪相结合产生了数字化工程地形测图技术。数字化工程地形测图速度快、精度高,必将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平板仪地形测量而成为工程地形测量的主流模式。结合工作经验试谈开展数字化工程地形测量对测绘单位产生的影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4.
庄子是先秦时期具有高度自觉启蒙意识的教育哲学家。在庄子的观念中,启蒙的理由在于人生由于种种遮蔽所引发的存在困境,典型表征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失落。庄子的启蒙主旨指向“光”与“明”,启蒙便是在“以道观之”理念下的个体通过怀疑、批判与反思等方式对自我、他者及万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与重构。庄子提倡以启蒙获得真知从而帮助个体敞开充满自由精神的可能生活,其启蒙思想具有丰富的意涵和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5.
理学音乐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学音乐教育思想是理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先秦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理学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将先秦儒家音乐教育思想进一步抽象化。理学家在音乐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讲,它仍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音乐教育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德性修养和社会政治服务的倾向过于明显。  相似文献   
56.
在极度困难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儿童保教事业虽然面临着经费不足、医药物资紧缺、保教人员缺乏与不安心、环境险恶等巨大困难与挑战,但是全体保教人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积极完成了党交给的“好好的保育儿童”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孩子”。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陕甘宁边区儿童保教事业的宝贵经验可以提供诸多有益启示。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钢铁般的师资队伍,树立和坚持“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质量观,建构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促使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从普及走向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7.
《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作者通过三个著名的隐喻阐明了他精心设计的宏大的教育体系:“太阳”喻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线段”喻阐明了教育的形而上学前提,即灵魂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洞穴”喻阐明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并不断向上,追求最高的“善的理念”的过程。而且,正是这些美妙的隐喻使我们领略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特有的理想情怀与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8.
“冒籍跨考”现象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体制中,由于录取的“分区定额制”,导致考试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进入考试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地区参加选拔性考试。“冒籍跨考”在宋代出现,至明清时已愈演愈烈。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冒籍跨考”问题,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高考移民”屡禁不止,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造成的不同地区之间高考竞争压力的显著差异。探讨明清“冒籍跨考”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当前“高考移民”问题的认识,并为其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0.
"民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回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回族节日、饮食、音乐、体育等民族文化的简单介绍层面,而对于型塑回族学生道德人格的传统道德文化这一深层文化内容,却较少涉及。本文就"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课程目的、开发意义、有利条件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