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课程政策评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政策评价研究是课程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政策的审查、执行、完善以及课程政策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政策评价的CIPP模式、过程模式、整体分析模式及回应模式等四种模式可以为我国课程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资源配置的是否合理、优化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是否公平。本文介绍了日本教育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做法,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进行教育经费的划拨,实行教师定期流动政策,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实行待遇倾斜政策,在农村地区开设与农业相关的实用性课程等。  相似文献   
23.
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教育理念。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既有人口、教育上的因素,也有文化、政治方面的原因。为了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多元文化教育的倡导者提出从师资、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对学校教育全面加以改革。多元文化教育在倡导民主观念、种族平等、尊重文化差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教育能更多地考虑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异议,使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4.
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总被引:179,自引:0,他引:179  
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时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及传统教学存在着区别,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5.
课程审议是课程主体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对特定的课程现象进行观察、讨论,进而达成"视域融合",并作出判断与决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从课程的终极目的和课程关注的对象来看,还是从课程审议主体及其发展来看,以课程审议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都与泰勒主导的课程范式不同,它更为强调实践旨趣。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6.
论冲突视野下的考试作弊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目前评定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作弊现象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基于冲突管理的视角,从师生关系入手,分析、解释作弊现象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7.
承认失败的价值──创新教育的重要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与发展基本条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5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才能有充分、旺盛的创造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随处可见。学生那些不符合“常规”的言行和想法常常被斥之为“异端”而打入“冷官”。在教学上强调大一统和整齐划一、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产生的恶果之一,便是使学生丧失心理安全和…  相似文献   
28.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对教师负担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师减负问题的重视,相关研究呈持续上升趋势。从研究趋势、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五方面对186篇有关教师负担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在研究主体上,对教师负担的关注度较低,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在研究对象上,重宏观轻微观,研究范围相对狭窄;在研究方法上,呈现一元模式取向,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在研究主题上,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为了更好地对教师负担展开深入研究,切实推动减负增效,让教师安心从教,可采取以下措施:整合研究主体,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扩大研究对象,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优化研究方法,进一步融合研究范式;深化研究内容,构建完善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9.
教师教育惩戒的运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教育惩戒属性不明导致当前教师教育惩戒实践的困境从“滥用”和“误用”逐渐转向“弃用”,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权力”与“权利”“、教育行为”与“职务行为”属性辨析和古今中外教育惩戒立法与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惩戒应是教师的一种法定的职业性权力,其权力属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要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力的合理实施,应当以育人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内部规约,以多元主体监管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外部制约,以法规、校规和班规三规并行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操作指南。使教育惩戒回归育人有德的价值取向,让教师敢用、适用并用好教育惩戒权力。  相似文献   
30.
论教育制度及其对行为的规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制度,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调整学校及师生行为的规则或规范的总称。教育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教育制度通过明确规定职责、权利、义务,使教育系统的每个个体或群体都明确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使他们的行为有规可循,从而对行为主体发挥着规训的作用。教育制度之所以具有规训的力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从教育制度的产生来看,教育制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是人们约定性的产物;二是从教育制度的性质来看,教育制度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三是从教育制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育制度本身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以及普遍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应遵循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否则就会受到学校的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