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个人一生中要阅读大量的文字,小学语文学习则是阅读的基础。小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拼音扩大阅读量,随着年级的升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果教师能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教给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按照教科书编排体系,从三方面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孔子、卢梭两位教育家的教育观比较,阐述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愉快教育与自然人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35.
36.
在创新教育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突破口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历史使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37.
38.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问题,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为什么人"、"为人的什么"、"怎样为人"。三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域",分别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结构、目的取向和路径选择。三者之间有着彼此相关性,是完整的统一体。其中,"怎样为人"是"为什么人"和"为人的什么"的逻辑展开;而"为什么人","为人的什么"的理论认识,最终也要通过"怎样为人"的具体路径选择得以体现,并赖以实现。  相似文献   
3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应确立“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智慧、化规范为德性”的原则,以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的、完整健全的、自由自主的人格为最高准则。为此,应加强实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入学意蕴,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0.
初中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要在分析概念的基础上远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看到他们所学习的对象.教学中教师远用的直观手段很多,下面笔者将从运用挂图这一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