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情况,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简述了新工科的提出与发展现状,梳理了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后,概述了智库的社会职能与特征,总结了高校科技智库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优势特色。最后,基于高校科技智库兼具人才培养与政策咨询功能的实际,探讨了高校科技智库完善自身建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加快高校科技智库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伊利亚特》是荷马两大史诗中艺术上更趋成熟的一部。“伊利亚特”意思是关于特洛伊之战的史诗。特洛伊战争一共进行了十年,但是诗人仅仅描写了最后一年中几十天内发生的事情。诗人一开头便点明主题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只因这惹祸招灾的一怒,使宙斯遂意称心,却带给阿开亚人(即希腊人)那  相似文献   
13.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世纪拉丁文文献中有一篇故事叫做《财宝》,它主要通过情节发展同时也通过人物形象暗示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学说。这说明在古代印度的思想中蕴含着基督教的因子,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学说在形成的过程中吸取了印度的思想营养。在《财宝》故事的六个情节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关键词,它们可以启迪读者做积极的联想,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三位一体学说为中心的思想网络。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烟酸取代的尾式卟啉,并合成了锌、锰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卟啉配体与金属卟啉配合物在光谱上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宋濂是生活在元明之际的文学家和文论家 ,为儒学宗师。其文章论主张载道之文和纪事之文。这两种文章都以宗经为原则。此外 ,宋濂论诗亦以宗经为纲。由于其思想形成于基督教兴盛的元代 ,本文对比《圣经》的文章构成 ,结合时代的思想走向 ,论证了宋濂文章论所具有的浓郁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致陈毅》一文,从美学的高度对宋诗作了批评,提出了诗歌须用形象思维的著名命题。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这是宋代诗歌创作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三种倾向。从审美的角度说,它们影响着宋诗的审美情趣。从诗歌历史流变的角度说,它们来源于以文为诗的传统。揭示宋诗三倾向在辩证运动中对中国诗学发展的巨大功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女郎诗是历代文学史家对秦观诗歌创作所做出的整体美学品价。秦观在心情苦闷的情况下曾去寺院作狎冶之游,此为秦观再度遭受贬斥的真实缘由。秦观的女郎诗与其纯情的性格有关。秦观的个人气质有利于其诗风的形成。秦观女郎诗的本质是一种阴柔美,它来源于秦观对道教的深刻体验。秦观有出家修道的意向。秦观对道教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生活。秦观的诗风正是他好道的产物。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女郎诗不是秦观诗歌创作中的缺失,而是秦观诗歌的一大优点。从美学品质上看,秦观的女郎诗是中国文学中堪与欧洲古典主义诗歌相媲美的另类优秀诗歌。  相似文献   
19.
《诗经》传入日本最早在魏末晋初。雄略天皇有表致刘宋皇帝,其中关涉《诗经》者有两处,一处引用《采薇》,一处引用《诗谱》。该表全文之口吻毕肖《采薇》,从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来看这是对《诗经》更为根本的引用。十八世纪前的日本诗经学,其发展可分为成立期、成长期、发展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合成一个大单元,其走势向高。第四阶段自成一单元,其走势低迷。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诗经学发展起来了,它显示出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统而观之,日本诗经学的发展呈马鞍形。现代日本诗经学与西方学术思潮联系紧密。当代日本诗经学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日本诗经学的论文其题目较为西化和细化,二是出现了不少日本学者撰写诗经学专著。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文论家。过去,人们对王夫之文论思想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创新性方面,而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则几乎被忽略。王夫之主张入世的诗学观,而八股文是入世最直接最有力的文章体裁。《夕堂永日绪论》是王夫之文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八股文观的集中体现。王夫之将八股文与诗同视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因而他所提倡的八股文亦是立意高卓、格调清新而且诗意盎然的八股文。王夫之认为,写作八股文的过程中,作者可以渐臻技与道相合的崇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