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案时,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近代中国两种中西文化结合模式的转变即从中体西用到西体中用的质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作为西体中用式的文化结合,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客观条件,说明中西文’化结合只有在毛泽东思想阶段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主题。同时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方面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不能把它夸大到理论来源即“体”的地位,进一步说明毛泽东思想是西体中用式文化结合。  相似文献   
42.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是我国高校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高水平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作者以科技项目对大学生科研水平提升的导向性研究为突破口,通过走访、座谈和归纳,分析了我校农科大学生在从事科研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3.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逐步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提高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44.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全面贯彻由他树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原则,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解决党内重大意见分歧时,既使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的统一。随后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与实践检验,产生了从“应用”到“创造”的观念上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原则得以完善;其本身的普遍意义与传统文化渊源,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5.
以文化学的课程研究方法探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科学课程的发展所体现的文化特征,通过历史评述和文化学的课程分析,探讨其课程发展的内在特征,以期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子"的思想观点,既具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五四运动前,其逻辑起点已经产生;此后,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这一思想观点不断丰富,最后在湖南自治运动失败后正式形成.其所含有的哲学意义和选择何种"主义"的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首先,这一思想观点的逻辑起点即哲学、伦理学"如大纛"的判断,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毛泽东在以"改造国民性"为宗旨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推动之下,在探讨"本源"、"宇宙之真理"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次,由于这一思想观点本身就内涵着"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选取何种"主义"就显得既紧迫又艰巨,既因为救亡图存的现实要求,又因为分辨一种"主义"是不是真理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国防思想包括军与民相结合;军事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富国与强兵相结合;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结合;依靠本国力量和利用国际力量相结合等。关于毛泽东国防思想的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长期面临的威胁,是毛泽东国防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新中国国防实际是毛泽东国防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轻轻地我来了带着久别的情感悄悄地我哭了带着久别的思念……多少回在梦里我重回我的校园多少回在梦里我看到老师的笑脸……啊,老师我仿佛又看到您手把着手教给我这个字该这样写那道题该这样算……我仿佛又听到您亲切地告诉我路,应该怎样走山,应该怎样攀……我真高兴多年的梦幻  相似文献   
49.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的创新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创新不单单是要体制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创新”,“人力资源的创新”就是培养创新型教师,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这是培养专业化、智能化教师的客观要求,创新素质也是教育智慧的基本体现。  相似文献   
50.
新文化是从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不能脱离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的文化总是继承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辨证的态度,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又有助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