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知识经济叩响新世纪之门时,人们愈来愈清楚地发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焦点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吉林省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培养规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学生实践能力上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出许多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说明吉林省艺术设计教育存在多种因素制约着学科的发展。因此,对我省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寻求其改革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张立群 《职业技术》2006,(20):42-42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推出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为此,我校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新办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构建“幸福课堂”?因为构建“幸福课堂”是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幸福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4.
端木蕻良与《红楼梦》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反复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成长,有着浓厚的"红楼"情结;他一生都在研究《红楼梦》,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因此,端木蕻良的创作无论是观念还是技巧,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其晚年所创作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曹雪芹》则可以看做是他一生"红楼"情缘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5.
<正>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其理论博大精深,医理深奥,概念抽象,这使学习西医的学生普遍感到空洞、枯燥乏味,甚至会以熟悉的西医思维模式评价中医,进而产生高度质疑。怎样使中医教学行之有效,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中医,并从中体会到其智慧和实用之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106.
老师与孩子     
师幼关系是幼儿教育中永恒的主题。一方面,教师包容、关爱、支持、引导幼儿,影Ⅱ向着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又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时时、处处给教师以温情、触动和反思。让我们一起从下面这些温馨、朴素的文字中来细细地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7.
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运用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现实性。从法律角度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体制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8.
体育教师非常重视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时至今日,安全问题却出人意外地演变成了束缚体育教学的“紧箍咒”.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9.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在十月革命后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它是思考后的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走向文化自觉的起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一大批民主主义者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二是自觉地将复兴中国文化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0.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现代派”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曾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响。“现代派”文学对于80年代文学以及此后的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和影响是巨大的,但其生成、发展和价值却包含诸多复杂的历史问题。在揭示“现代转型”的逻辑下,如何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派”的出场,“敞开”的逻辑,“历史”的生成进行价值重估,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