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江苏省发展循环农业的实践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江苏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地域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江苏循环农业不同模式的特点,指出了江苏循环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江苏循环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综述了心脏4种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结构、功 能和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3.
54.
春日的都江堰,在水一方,蝶舞莺飞,南桥河下碧波如镜,茶马古道边西街入水,藻草依依,繁花簇拥,站玉垒山上看鱼翔浅底,婉约佳人。四川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世界自然、文化、灌溉"三遗"城市都江堰又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源头。得益于它水源丰富,滋润着天府之国四十余县市,面积一千多万亩,让生活在这片沃土上数千万民众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55.
徐琪 《现代语文》2013,(12):72-72
随着课程改革地进一步深入,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广大老师的梦想。三月初,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的培训活动。这一教学举措,使笔者校教师从观念到教法都有了巨大转变。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化境界的追求,其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为此笔者学校提出“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整体构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主体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以“三环五步”教学模式为改革切入点,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通过本学期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和相关内容的学习,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6.
徐琪 《大观周刊》2012,(50):154-154
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的,主要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58.
课堂讨论与研究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有效教学方法的体现.它能调动起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限度的使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它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要施以科学的、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59.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当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新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精神和本专业现有的状况和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卓越计划"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能性: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训,二是搭建实践平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政策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实现提高高等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本文以《动物遗传学》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中的适用性,以及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