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3146篇
科学研究   588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424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6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一、了解学生差异,客观把握学生层次要做到客观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等,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A、B、C层次,A层次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好的学生,B层次为智力一般,C层次为基础较差,接受力较低的学生,各层次学生人数为3:4:3。二、分层备课,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中,精心策划,针对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备课,分类定标,使教学目标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体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及简单的分析运用;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较复杂的分析运用;发展目  相似文献   
92.
93.
水杨酸铁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铁配合物,对样品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通过元素分析、TG和IR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Fe(HSal)3.3H2O(HSal=O-OHC6H4CO2)。  相似文献   
94.
误区一:期望过高王鹏只有专科文凭,却一心想找一个很“体面”的工作。在人才交流会上转了多次,最后锁定了一家冷气工程设备公司的设备维修技师岗位。王鹏递上求职材料,可招聘代表一看是专科文凭,就说他们不招收专科毕业生。可他仍不死心,继续要找一个待遇好又很轻松的工作。几场交流会下来,他先后到十几家单位应聘,结果都遭到了拒绝。  相似文献   
95.
“再创造”是把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进行,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如何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呢?在此结合《洞庭湖》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原型启发,全体参与,诱发再创造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启发是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画图作为原型范例来诱导学生的再创造思维。在一段激趣导入以后,我出示了画图“望洞庭”,让学生先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并给这幅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小组交流,再从…  相似文献   
96.
2000年11月21日上午,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水乡建湖向参加江苏省森达杯颁奖大会的1000多位教师做&;lt;落花生&;gt;一课的示范教学.我有幸听了这节课,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7.
98.
我十四岁那年,为了准备翌年的高中入学考试,除了上课以外,很多时间都在图书馆里温习。尤其放了暑假,每天一大早就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以便获得里头较安静的座位。有个男同学叫T,每天也一定来图书馆。有时候,我早晨起晚了,没赶上九点钟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每逢此时,T都帮我占个座位。我们邻座学习到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面包当午餐,跟着又做功课到下午六点钟。图书馆关门时一起出来,说声“明天见”,各走各路回家。我们之间,显然互相有好感。有一天,T没有来图书馆。整整一天,我心里好像有了个空洞:他怎么了?有事出去了,还是生病了?我感到很不安。…  相似文献   
99.
赋予美与善以不同的内涵,将二者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审美范畴引入艺术领域,进而发展成“尽善尽美”亦即“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出的卓越历史贡献。作为支配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两千五百年的审美观,‘美善合一”固然有其优长和缺陷,但这种观念既经提出,便很快被孔门信徒奉为圭臬,不断发扬光大,最终确立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不二法门,其中奥妙,大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0.
0688车牌号     
一辆违章急驰的小轿车撞倒了一个行人后,肇事者逃之夭夭。幸好倒在地上的受伤者看清楚了那辆车的车牌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