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971篇
科学研究   21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8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角色并非单一角色,而是复合多元的角色。  相似文献   
92.
施秀山 《现代语文》2011,(11):156-156
一、概念阐述 重组句子,就是按题目提出的要求,对所给句子重新组合,即改变语言的组合形式,但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一般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在不遗漏原句信息的情况下,由于陈述对象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原句中施动者与受动者在充当句子成分时的角色互换,或句中因果关系的倒置,  相似文献   
93.
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即在人的内在方面,注重对于"人"本的弘扬,突出"众生为本"、"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心",体现为对于众生的服务意识、对于人本身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在外在层面,注重对于"文"明的追求,分别从弃恶从善的道德追求、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和人佛平等的境界追求等论述;"人"、"文"对现代和谐社会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信教大学生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通过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认为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宗教政策、宗教知识的教育,探索新形势下爱国宗教团体在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并建立宗教事务部门与学校管理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5.
施建立 《成才之路》2011,(21):57-57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没有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认真、严肃且充满活力地上好音乐课,能使学生有较高的情绪,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措施控制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达到音乐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和调查,考察了湖北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期望为三亚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启示,结合三亚学院目前的体育课程现状,提出了三亚学院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
施红玉 《高教论坛》2011,(11):59-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主阵地,这其中实践教学是最有效载体和最重要环节,否则高校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没有真正落实。本文仅就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的内涵和特点、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99.
推动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光荣使命。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比起对其他领域的影响还较弱。以史为鉴、理性探索,教育技术可以更具实效。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梳理了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历史,阐述了其中的期望影响与现实影响。期望影响的演变进程大致为:减轻教师负担、进行个别化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推动教育变革与公平;现实影响为:教学一线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冷漠,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频度、深度、广度都比较低。之后讨论了造成期望与现实间落差的主要原因:教学软件开发难,技术的娱乐性等特点与教育有冲突,推广者夸大技术而不了解教育需求,学校受体制的惯性束缚而不易变革,制度无法规定教师的技术应用等。对策建议:形成并传播正确的理念;鼓励为教育需求而研发技术,扶植教育技术企业;推动教师参与到技术研发与政策制定中;促成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合作,加强研究与实践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
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内涵和模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形成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高校健美课,不仅能够锻炼体能和改善形体,而且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以高校健美课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思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出发,立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梳理高校健美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定位、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健美课课程思政实践的途径,即:完善教学大纲与教案课程思政内容、搭建融合思政元素的综合教育互动平台、建立融合思政元素的学练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校健美课课程思政素材库以及建立课程思政现代化教学辅助系统。本文通过将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高校健美课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的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健美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为高校健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