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教育   9561篇
科学研究   1593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634篇
综合类   352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143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784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3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太阳公公     
  相似文献   
152.
153.
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诗歌进行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投入,并具备活跃的情感,否则就只能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而缺乏美感的体验。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在它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文本作为它的重要载体,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具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4.
155.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理解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就此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轻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尽量为  相似文献   
156.
157.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一些地方相继成立,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成果已经证明了其成立时的初衷目的:它不但可以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名师的影响力,而且能够带动和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58.
正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一直是民族音乐工作者密切关注也是民族音乐发展所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辛教授曾在文中写到:为了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  相似文献   
15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现行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0.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价值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治人主导倾向;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人倾向;全面奔小康背景下对个性主体人的关注。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表现在:课程权力的下放——关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实现“以人为本”的中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